2019-07-09 09:14 瀏覽量:25492 來源:天府早報
天府早報記者 馮浕
都說成都人的終極之問是“火鍋垃圾咋扔”,其實成都早有答案!掃碼代收垃圾、廚余垃圾桶添加發酵除臭添加劑……有的老舊院落甚至開展“城市生態農耕”!7月4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該區生活垃圾分類新增覆蓋居民3.4萬戶,累計覆蓋13.85萬余戶,覆蓋率達35.4%;黨政機關、商業綜合體、醫院、駐區部隊覆蓋率均達100%;實施分類的學校共133所,覆蓋率達92%。
線上掃碼代收垃圾
多手段實現垃圾前端減量
今年,成都高新區在1個示范街道及盛華社區、天華社區、金融城片區、天府奧體社區、新能社區、五根松社區、中海社區7個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在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中海社區,“一袋一桶一系統”的垃圾分類方式,給居民帶來不少便利。“一袋”指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的袋子,居民裝滿可回收垃圾后掃描袋上二維碼,后臺即通知工作人員上門收取,最后通過在線系統直接返現。“一桶”用于存放廚余垃圾,桶里放置了用于發酵廚余垃圾的添加劑,也能除臭。中海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桶內的廚余垃圾將被運往存儲中心繼續熟腐,直到變成生物有機肥。“一系統”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交易平臺,該平臺采用云計算、邊緣計算模型,將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完畢,真正做到家庭生活垃圾分類。
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以“院落花園”和“院落菜園”為主題,在5個老舊院落開展“城市生態農耕”,引導居民將廚余垃圾堆積發酵,制作成有機肥,用于土壤堆肥,達到垃圾減量和資源利用的目的。
垃圾資源化處理
餐廚垃圾就地一體化處理
高新區還積極試點推行餐廚垃圾就地一體化處置,實現餐廚垃圾“就地收集—就地處理—就地轉化—資源回收”模式。
在成都高新區仁和春天的地下垃圾處理中心,安裝了專門用于處理餐廚垃圾的垃圾回收設備。“挑揀師”從一旁的傳送帶挑出混雜在餐廚垃圾里的“硬物”,再將餐廚垃圾“喂”進一臺叫分離器的設備。分離器經過10多分鐘的高速運轉,就會將餐廚垃圾自動分解。為了避免餐廚垃圾的異味,垃圾處理中心特別安裝了冷風機。
仁和春天物業負責人表示,機器利用有機微生物對有機垃圾進行高效分解,將固體變為有機肥料,經處理后,其中約8.5%的水分自然蒸發,67.5%的廢水排入沉淀池處理,9%分離為油后由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回收利用,剩余15%的固渣制成有機肥料,“一噸餐廚垃圾經處理后廢料僅150千克,前段減量率高達85%”。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區積極實施“油水渣”三元分離,實現就地減量。
上一篇:三問四川最嚴“江河湖泊禁捕令”
下一篇:夏天到了!是時候展現你挑西瓜的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