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11:46 瀏覽量:27951 來源:中國食品網
解決“入學難”,成都高新區放大招——近日,成都高新區召開全區教育大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教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現場,《成都高新區關于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聚焦市民關注的“學位”問題,《實施意見》提出:
未來三年,全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只增不減,將在成都高新南區、西區、東區新建中小學幼兒園109個,提供學位89970個,全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5%。
制定首個綱領性文件
未來三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
據悉,《實施意見》是成都高新區首個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定位的綱領性文件,包涵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分工、組織保障共4方面19項重點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目標方面,成都高新區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建設一流的教育生態系統、一流的教師人才隊伍、一流的教育治理能力、一流的資源保障體系。
未來三年,全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只增不減,將在成都高新南區、西區、東區新建中小學幼兒園109個,提供學位89970個,全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5%。
“解決教育的突出問題,關鍵是要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在大會上對《實施意見》進行了系統性的深入解讀,將按照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精準規劃、資源充分保障原則,在學位矛盾突出片區、產業功能區、TOD示范區及成都高新東區優先開發片區增加規劃點位,提高學校千人學位比、生均用地面積等標準。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將開展“2+1+1+N”行動計劃,讓每位學生掌握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才能,保證每周一小時勞動時間,拓展多項興趣愛好。
同時,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校(園)長培養計劃。通過抓好學生和教師這兩大教育主體,全面推動教育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成都高新東區將實施“名校+”辦學
目前,成都高新區擁有中小學校76所、幼兒園129所,在校學生、在園幼兒共14.8萬人,在職在編在崗教職工1.3萬人。教育投入從2012年到2018年增長近5倍。
為適應“一區四園”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依據行政區劃、適齡人口等因素,成都高新區探索實行學區化治理,推行學區制改革,建立由學區、學校、家庭、社區、科研院所、企業以及其他社會力量代表組成的學區理事會,促進形成多元主體協商共治和“家校社企”協同育人的教育發展格局。
同時,培育優質學校集群品牌,推動集團化辦學,將一所龍頭校和若干所學校組成名校集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
在成都高新學區拼圖上,東區空港新城是最需要發力的一塊。為深化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成都高新東區大力實施“名校+”辦學,成功推進成都七中領辦東區項目學校、北師大教育集團東區學校項目。
未來力爭引進省、市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項目,完善東區與南區、西區學校“發展共同體”等舉措,讓優質教育資源“東進”,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