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 14:50 瀏覽量:14634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記者葉青)6月28日,記者獲悉,成都高新區近日出臺《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建城鄉融合發展新典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和“時間表”──未來5年,成都高新東區將規劃建設4個特色小鎮、10個特色村、3個田園綜合體;創建5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完成6個鄉(鎮)風貌整治提升、10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三美四好”示范村達80%以上,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覆蓋率達100%。同時,《意見》明確了鄉村振興主要任務“十大工程”“五項改革”責任單位。
質量興農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下個月,成都高新東區草池鎮三漁村村民就能收獲第二季馬鈴薯原種了。“去年9月,成都高新區為三漁村協調的脫毒馬鈴薯原種項目正式開始種植。”三漁村黨支部書記毛樹根說,這是三漁村史上的第一個產業項目,僅第一季就為村民帶來了15萬元的收益。
“根據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中、遠期區域規劃,我們將布局不同的農業產業發展形態,打造都市精致農業示范基地、城市郊野主題農業公園、‘微田園’農家小庭院、農業科技博覽中心、智慧農業科技園區、田園綜合體、精品民宿、共享農莊等,并在天府國際機場周邊打造國際農業物流園區。”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說,不僅如此,成都高新區還將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優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此外,成都高新區將運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構建涵蓋農業云平臺管家、物聯網監管、農產品追溯、現代農業研產銷一體的服務體系,打造“農業+文旅+教育+大數據+資本+渠道”的農業品牌集聚平臺,并建立健全與農業品牌配套的基地標準、生產技術規程、產品質量標準,推進農業特色品牌發展。
美麗宜居 建“城市功能區+特色小鎮+特色村居”
根據《意見》,成都高新區將依據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功能定位,加快構建“城市功能區+特色小鎮+特色村居”三級城鎮體系。采取“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林盤+景區”等模式,打造丹景山地運動小鎮、新民文化旅游小鎮、石板凳航空特色小鎮、農業風情小鎮,并打造一批特色街區和精品村落。
同時,開展以“整田、護林、理水、改院”等為主要內容的川西林盤修復,打造各具特色、錯落有致、功能互補的空港川西林盤聚落,并加快天府國際機場空中廊道大地景觀、“龍泉山—三岔湖—丹景山”兩山一湖生態走廊以及絳溪河生態帶等項目建設。
“在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的同時,還要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新時代農村。”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全面完成12個鄉(鎮)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實現日產日清和無害化處理,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實施三岔湖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加快馬鞍山觀景平臺景觀綠化工程和三岔湖環線、絳溪河兩岸生態綠道系統建設。
三岔湖(攝影:鄭毅)
為全面提升農村環境治理水平,成都高新區還將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建設快捷便利的路網體系,完成12個鄉(鎮)共16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投入運營,逐步完成11座再生水廠和配套管網建設。
增收致富 建設農民“精神家園”
在成都高新東區壇罐鄉栗子村葡萄園,村民曾在明正在忙著除草。來到這里務工后,曾在明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土地流轉給葡萄園,每年還能收到一定的租金,讓他極大地改善了生活。
成都高新東區壇罐鄉栗子村葡萄園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今年,成都高新區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合作社+國有公司”“合作社+民營企業”等合作模式,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同時,定期進行“回頭看”和“回頭幫”,確保已脫貧人口穩定脫貧、同步奔康。
《意見》要求,圍繞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機場建設和運營、園區打造等就業需求,將更多的就業機會優先提供給當地村民;聚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對農民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支持農民創新創業,鼓勵農民參與川西林盤、田園綜合體、特色鎮和產業融合發展園建設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