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綜合 > 正文

成都高新區牽手德格六載 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美麗綻放

2018-07-24 14:24   瀏覽量:2459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四川訊(記者葉青) 自2012年以來,成都高新區“牽手”德格縣開展對口幫扶。一個是正在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成都高新區,一個是作為康巴文化中心的德格縣,這次“牽手”,把兩地從千里之遙拉近到咫尺之間。6年間,成都高新區肩負幫扶德格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用真情實意、真金白銀對口幫扶德格,見證雪域德格從一個邊陲小城蛻變為高原之花。

  日前記者從成都高新區了解到,截至7月中旬,隨著成都高新區第三批援藏干部即將結束援藏,成都高新區累計選拔干部人才3批共107人赴德格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累計投入援藏資金近3.9億元,是全省對口援建縣中投入援助資金最高的;累計實施援建項目91個,已完成項目70個,其余項目將于明年9月底前全部完工,項目涵蓋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

   一個月往返雀兒山10余次

  深入德格每村每戶

  “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從德格縣的一句俗語,可知當地地勢之險、條件之苦。此地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30座,在隧道沒修通、道路沒修好之前,從成都市區出發,沿公路向南再蛇形西北,近千公里的路途高山聳立、河水湍流、峽谷縱橫。

  克服高原反應、翻山越嶺只是第一步,援藏干部還要深入每村每戶,了解當地農牧民的生活現狀,有針對性開展幫扶。來德格之前,成都高新區援藏干部余定華是一名教師,因為有恐高癥,第一次乘車翻越雀兒山時,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片,“感覺心臟都要‘跳’出來”。

  翻山、走訪、入戶,對于像余定華一樣的援藏干部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最遠的村子單邊車程就要好幾個小時,很多駐村的干部如果來縣城開會,需要提前一天出發。”成都高新區援藏工作隊領隊,掛職德格縣委常委、副縣長盧德強說,隨著雀兒山隧道的貫通,援藏干部跑得更勤了,只有踏遍德格每一寸土地、走進每一位當地群眾的心中,援藏工作才能做得好。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第三批28名援藏干部人才結對認親共30戶、完成走訪240次、傳幫帶116人,另外還有15名援藏干部擔任貧困鄉黨委副書記和貧困村第一書記;成都高新區56家企業與德格縣還未脫貧的56個貧困村簽訂了一對一幫扶協議;30余所中小學與德格縣中小學落實了一對一幫扶;26個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與德格縣26個鄉鎮落實了一對一結對幫扶。

  德格縣龔埡鄉雨拖村整村易地搬遷

  居民住上溫暖好房

  龔埡鄉雨拖村距德格縣城30公里,全村有居民117戶508人。因為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復雜,可耕種土地稀少,放牧區域海拔高,基礎設施建設代價大,發展種養殖等各類產業先天條件不足,面臨群眾出行難、就醫難和學生入學難等棘手情況,脫貧攻堅任務異常繁重。

  去年3月,成都高新區投入幫扶資金3300萬元,幫助德格縣實施雨拖村整村易地搬遷工程。按照貧困戶脫貧“1超6有”和貧困村退出“1低5有”的標準,配套建設水、電、路、通訊、廣播電視“五通”設施,新改建村級活動室、文化室、衛生室及垃圾池等公共服務設施,引導群眾以抱團取暖方式發展產業,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

  “去年11月20號前,村民已全部入住新房,相比以前住在山上,條件好了太多。”雨拖村第一書記白馬仁真介紹,在成都高新區援藏工作隊的幫扶下,村民們不僅生活條件有了改善,經濟上也富足不少。

  今年,成都高新區繼續投入幫扶資金7840萬元實施住房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干部人才幫扶、社會力量幫扶、基礎設施建設8大類共計28個對口幫扶項目,助力德格縣經濟社會民生事業持續發展。

  打造“牧旅商”產業圈核心地帶

  走出致富之路

  德格縣平均海拔4325米,受交通、地域、歷史、環境等多種因素制約,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德格縣共有貧困村102個,貧困人口5754戶22905人,貧困發生率高。

  “針對上述情況,自新一輪對口幫扶以來,經過充分調研,我們制定了專門的五年對口幫扶規劃。”盧德強介紹,成都高新區預計將投入對口幫扶資金5.1億元,實施新村建設工程、整村脫貧建設工程、產業發展工程等10大工程,以培育和壯大文化旅游業為增長點,以民族特色手工業發展為重點,促進經濟發展。預計到2020年,德格縣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將達到2億元。

  盧德強介紹,今年,成都高新區還將在馬尼干戈鎮大規模推進產業項目,突出生態農牧業、文化旅游業、民族手工藝業、特色藏醫藥業、現代商貿服務業等優勢資源,建設并培育“善地•馬尼干戈牧旅商聯動產業園區”,通過馬尼干戈鎮牧旅商聯動產業園“以奶促牧”方式,培育形成以馬尼干戈為中心、覆蓋雀兒山以東10個牧業鄉鎮的“雪地高原牦牛產業圈”。

  “為了增加群眾收入,我們已經開始建設馬尼干戈鎮的牛奶廠,結合已實施的‘萬頭牦奶牛’計劃,讓居民將產出的牛奶送到這里加工、配送、銷售,以增加收益。今年,我們還將在這里打造農旅產品展銷街區,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打通銷售渠道。”生龍翁須對馬尼干戈鎮的明天滿懷期待。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農業大學成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
下一篇: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自貿通上線 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