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名酒莊 > 正文

淮南:60噸外省“問題”鹽被查封

2018-07-30 09:25   瀏覽量:27410     來源:淮南網

   食鹽,是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之一,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家“鹽改”工作逐步推進,一些不法分子將目光瞄向了“鹽罐子”,干起了非法勾當。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沒打多久,便被一鍋端了。

 

  去年10月,市鹽務管理局稽查人員在鳳臺、潘集的偏遠鄉鎮巡查時發現,市面上有人銷售山東岱岳鹽廠生產的小包裝食鹽。讓人納悶的是,一般品牌進入市場打開銷路先是從繁華地區入手,逐漸向偏遠地區輻射,可山東這家鹽廠卻反其道行之,這引起了稽查人員的懷疑,其進貨渠道可能存在問題。于是,稽查人員便在路邊小商店購買了兩袋該廠生產的食鹽。該鹽經過加熱有刺鼻氣味產生,有點像去年8月席卷全國多地的“臭腳鹽”。這種鹽要是流入市場,會給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帶來危害。為了進一步檢測這種鹽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稽查人員兵分兩路,一路帶著購買的鹽到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而另一路則通過蹲守,摸清這批山東鹽的銷售源頭。

 

  要抓到這個“鹽耗子”就如同大海撈針,稽查人員通過喬裝打扮,在村落的小商店與店主攀談,套出送貨人員的相關情況。稽查人員在七天六夜的時間里,通過走訪七八個鄉鎮的50余個村落小店面,逐漸摸清了該鹽的銷售區域。在鳳臺新集至潘集泥河一線,以及銷售人員的體貌特征如運輸車輛。但對方的反偵察能力非常強,其不留電話和地址,只留微信,只有等到上一批鹽快賣完了才會去補貨。稽查人員正是利用這一點,在連續蹲守了3天后,終于在潘集賀疃發現了銷售人員的蹤跡。其小貨車掛鳳臺牌照,稽查人員用兩輛車來回跟蹤,但對方十分狡猾,連續幾天其送完貨都會將車停在縣城一處偏僻的小巷道里。功夫不負有心人,3天后,該銷售人員送完最后一批貨后,返回新集,停在沿街的一處門面房前。當他第二天一早打開卷閘門時,稽查人員看到屋里碼放著整齊的袋裝食鹽,便立即上前亮證盤問。該銷售人員神色慌張,自稱姓李,是山東岱岳鹽廠在淮的銷售人員。而當稽查人員讓其出示證明材料時,李某卻又支支吾吾拿不出來。稽查人員立即對倉庫里的食鹽先行登記保存,經查共計34噸。

 

  稽查人員在蚌埠一家專業檢測機構對該鹽進行國標檢測,檢測結果讓稽查人員大跌眼鏡,竟然是“合格”。但稽查人員卻覺得這鹽存在諸多可疑,為了保險起見,市鹽務管理局申請更為嚴格的紅外線檢測,看一看這批鹽里到底有什么添加物。在市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稽查人員帶著鹽趕往西安進行紅外線定性檢測。經查,食鹽中含有高氯酸銨。

 

  市鹽務管理局鹽政管理科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高氯酸銨是強氧化劑,一般是固體推進劑常用的氧化劑,可與人體、食物在內的所有有機物發生劇烈反應,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則不可逆。據此,認定山東岱岳鹽廠生產的食用鹽含有毒有害物質。就在稽查人員查扣其庫存“毒鹽”并進行專業檢測的空檔。今年1月底,李某不思悔改,又從山東岱岳鹽廠進貨25.5噸“毒鹽”,被稽查人員查封,并案處理。李某因私自銷售有毒食鹽的行為且數量巨大已觸犯法律,目前,該案已移交至公安機關偵辦。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分享到:

上一篇:重慶:經營無中文標識進口食品 商家遭食藥監罰近2萬元
下一篇:合肥:為增銷量 竟往鹵菜內加罌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