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11:26 瀏覽量:2836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李杰明) 日前,以“落實《上海市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分析食品安全現狀,展望‘十四五’食品安全科技、監管和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由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承辦。
食品安全連著民生,關乎民心,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上海市食藥安辦副主任、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表示,加強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依法治理食品安全的法制原則,更是國家圍繞食品安全工作大局的重要部署。食品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確保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務,實踐證明,單靠政府部門監管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構建新時期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是促進食品安全保障單純依靠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向多方主體主動參與、共同發揮作用的綜合治理轉變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道德觀念、倡導誠信從業,有利于形成各方良性互動、有序參與、共同監督的良好社會環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我們已邁入在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基礎上的營養健康新時代。”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表示,食品安全與營養是“民生底線、社會焦點、產業保障、健康關鍵”,貫穿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快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工作機制,打造“最嚴謹標準體系能力提升工程”“食品安全與營養人才建設工程”“生命全周期營養健康保障工程”,推動“基于區塊鏈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工作高效合作機制”和“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
南開大學王碩教授表示,我國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是健康中國的主要抓手,對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預計未來10年,中國的食品消費將增長50%,價值超過7萬億。世界各國重視食品營養健康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健康食品已成為各國爭相布局的產業高地,食品營養、安全大數據與健康大數據深度融合,是健康食品研發的重要基礎。
“產品質量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并突出地表現在都市農產品的供應體系中。”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黨委書記周培認為,超大型城市要致力于解決三大問題,即城市人口壓力下的安全保障供給問題、生態紅線保障下的環境資源配置問題和城市發展需求下的多元服務增值問題。
上一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4大類7批次食品不合格
下一篇:42項新食品安全“國標”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