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09:30 瀏覽量:2463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陳澤軍的履歷表清晰顯示:在魚泉酒廠掌舵12年,在敘府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掌舵26年,在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掌舵5年。現為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陳澤軍,在行業內稱為“為宜賓白酒產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企業家”。
陳澤軍的身份很多,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理事、中國首席品酒師、中國白酒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酒業協會原酒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行業優秀企業家、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經濟師……
“把宜賓酒做起來后,對宜賓整個白酒產區的產業都是拉動,這才是我真實的思想。”陳澤軍說,在拉動宜賓酒行業前提下,同時也是拉動了敘府酒廠等其他抱團酒企的受益。
文/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深度報道
與酒的一生情緣
1977年,24歲的陳澤軍告別生活了6年的軍營。幾年輾轉后,于1981年來到宜賓市南安鄉魚泉酒廠任會計。當了一年半會計,魚泉酒廠因嚴重虧損決定要關門,陳澤軍帶著深思熟慮的酒廠整改方案,押上所有的家產,毛遂自薦當上了危機四伏的魚泉酒廠廠長。
為了救活魚泉酒廠,陳澤軍憑著對企業負責任的態度,艱辛地奔波各地去推銷產品。短短一年多,魚泉酒廠不但活了,而且還盈利了2萬多元。
尤其是1984年,對于陳澤軍掌門的魚泉酒廠而言,是一個重要轉折。在秋季商品交易會上,陳澤軍為了拿到天津市代表團的投資項目,三天沒合眼寫出一份要求天津投資500萬元擴大產能的可研報告,得到了天津代表團的認可,讓他簽署了一個當時轟動全國的貿易合同。
讓陳澤軍驚喜的是,融資擴大了酒廠生產規模,并建立酒廠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使年產不足20噸的“小魚泉”,一躍成為年產500噸的“大魚泉”。隨后,蒸蒸日上的魚泉酒廠,很快成長為四川省級先進企業,宜賓市標桿企業。
1995年,五糧液酒廠收購魚泉酒廠,1200萬元的收購價格使所有員工得到安排,包括退休職工。
陳澤軍與酒結緣要從1981年開始。到酒廠做會計過程中熟悉酒這個行業。年輕使我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我一邊當會計,一邊擠時間到釀酒車間、制曲車間、包裝車間,去跟那些工人師傅學習釀酒方面的技術,去給老師傅端茶倒水,慢慢地看老師傅如何調酒、品酒,就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學習,不斷積累了各方面的酒知識。
從推進國企改制,不裁掉一名員工,到引資川酒集團入股民營資本合力做強敘府酒業,再到牽頭成立宜賓酒股份公司,打造繼“五糧液”之后宜賓白酒“第二張名片”,我更多的感慨就是,人的一生要有公心、責任心和使命感。
踏上酒企改制之路
1979年,前身為國營宜賓市畜牧酒廠的敘府酒業成立,1981年,成立兩年的敘府酒業經政府同意開始擴大規模,并更名為“宜賓市曲酒廠”,因過硬的品質和口碑,當時敘府酒系列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敘府酒業在1986年再次擴建,并正式更名為“國營四川省宜賓市敘府酒廠”。
而1992年的身處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中,敘府酒業的“改制”之路一開始并不順利,酒廠一度面臨困境。到1992年底,敘府酒廠處于步履艱難、瀕臨倒閉的境地,資產負債高達220%之多。
那一年,正當陳澤軍和他的魚泉酒如日中天時,宜賓市政府“三顧魚泉”,希望實戰派的陳澤軍拯救國營敘府酒廠。作為引進人才上任敘府酒廠廠長,陳澤軍臨危受命,他要去救活這個朝不保夕的“爛攤子”。
1998年,從國營到私營,敘府酒業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敘府酒業改制方案獲批,陳澤軍召集領導班子,籌備召開了敘府酒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股東大會,正式成立了宜賓市敘府酒業有限公司,他由董事會投票被選舉為企業董事長。
從產品技術研發到生產效率提升,從組織結構調整到營銷模式創新,一系列的改革制度為敘府酒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敘府酒廠的管理中,最難的是扭轉員工的觀念。員工覺得國營企業端的是鐵飯碗,就算企業倒閉了,政府還是會另外安排工作。這種觀念是日久形成的,體制造成的。這種思想觀念直接造成了很多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企業發展很受局限。觀念一旦形成,要改變難度是很大的,這需要費很大的功夫和很長的時間。” 陳澤軍說,“做魚泉的廠長,是我主動要求去的,但救敘府是政府要求我干的,一個負債幾千萬元,資產僅幾百萬元的企業要救活,談何容易。”
陳澤軍感慨道,敘府酒廠在經歷了兩次大的改制后從死亡線上被他拖了回來。沒有改革開放的精神和勇氣,沒有沖破體制的創新,就沒有今天的敘府酒業。十年時間,憑著一股干勁,企業資產由幾百萬元遞增到十多個億,資產負債率由220%多下降到40%多,并且銷售收入達到了十多個億。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看準了敘府酒品牌的巨大潛力,入股敘府酒業,實現了強強聯合,企業進入混改發展新階段。通過國有資本注入,敘府發展后勁更大,經營業績逐年增長。陳澤軍帶領廣大員工與川酒集團精誠合作,使敘府酒業步入了穩定快捷的發展軌道。
在業界看來,陳澤軍在敘府的26年里,從抓住機遇到面臨危機再到渡過難關,敘府酒業走過的每一步,都展示出改革開放浪潮下的大智慧和大魄力,他讓敘府酒業的發展理念更加清晰,發展方向也更加明確。
正如張維迎教授曾說,宜賓白酒產業發展好,并不是完全是因為山好、水好、土好、微生物好那么簡單,如果忽視了優秀企業家的因素,宜賓可能釀不出“中國酒都”。
在宜賓白酒產業發展上,宜賓白酒產區將承擔重要責任,宜賓酒的位置舉足輕重。宜賓酒在包裝、銷售渠道、專屬定制、開拓市場等方面全面發力,對于未來宜賓酒成為世界級酒品牌信心十足。
在敘府酒業的發展史中,獲得兩次國家銀質獎章,在業內有“小五糧液”之稱。今年以來,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敘府酒業營收業績仍然亮眼,實現銷售同比增長56%,實現稅收同比增長100%。
28家酒企眾籌“宜賓酒”
早在五年前,宜賓酒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宜賓酒股份成為唯一授權專業經營“宜賓酒”地理標志和集體證明商標企業。陳澤軍深諳“好的機遇來了”,他提出組建一個由宜賓眾多中小企業參與的聯合集團公司專門經營宜賓酒,立即得到了宜賓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宜賓酒公司注冊成立,他成為公司董事長,敘府酒業、華夏酒業、君子酒等宜賓市內28家白酒企業認購股份、抱團組建成為股東。
“成立一家抱團式企業,在于統一宜賓當地酒企的生產、銷售、品牌與質量標準。宜賓酒地理標志和證明商標的獲得,把這個品牌用好,把宜賓酒企的資源整合好,是這個公司籌建的目的。”陳澤軍表示,實際上,宜賓白酒企業數量多,但除五糧液外,總體上生產規模小,經營各自為陣,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品牌效應,企業抱團集體打造一個品牌,對產區品牌樹立是個推進。
“宜賓白酒企業數量多,很大一部分酒企是賣原酒,銷路不穩定,經濟效益不是很大,品牌沒打出去。”陳澤軍介紹,經過5年的沉淀與積累,目前有17家酒企提供基酒,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推出相應產品,將宜賓原酒優勢轉變為瓶裝酒優勢,提升宜賓酒的附加值。
如何讓宜賓產區酒突圍?陳澤軍心中有數:宜賓酒的優勢就是窖池、釀酒工藝和品質。“宜賓酒公司擁有2萬余口20年以上窖齡的老窖池,30年以上的6000余口,40年以上的老窖池數百口。”陳澤軍說,釀好酒需要老窖池,這是稀缺資源,是其他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果真,宜賓酒運行短短五年,品牌價值已飆升到30.2億元。
“我們堅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宜賓酒將成為繼五糧液品牌后的第二艘酒業航母。”陳澤軍明白,宜賓酒廠眾多,但大多規模小,只有抱團發展共同打造宜賓酒的品牌,所有的中小酒廠才能受益。
在陳澤軍看來,宜賓市將“宜賓酒”申請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將宜賓地區多家白酒企業統一標準,以產業集群的方式集中起來做大做強,使“宜賓酒”成為“五糧液”之后,又一全國知名品牌,也正是他當初做此方案的初衷。
“特別是宜賓酒獨特的五糧濃香工藝,釀出來的酒口感好,香氣豐滿,細膩圓潤而厚重,是中國發展白酒產業最為理想的地區,好的品牌要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這是陳澤軍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他認為,宜賓產區釀出的濃香型白酒,引領和帶動濃香型白酒市場份額巨大,宜賓酒大多是好酒,其得天獨厚的釀酒優勢代表的不僅僅是4000年的悠久釀酒史,更多的代表著宜賓白酒的高品質。
在陳澤軍的規劃里,五年時間完成10個億,用七年時間上市,用十年時間“宜賓酒”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躋身中國白酒品牌前列。
“其實,我有兩個目標,一是讓宜賓酒公司成為國內、國際知名酒企,把宜賓酒做成銷售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企業。還有就是讓宜賓酒品牌成為國內、國際知名的白酒品牌,在全球129個允許喝酒、產酒的國家和地區完成市場布局。”陳澤軍坦言,身為企業家,重要的是心態,負責的心態,創新的心態,創造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