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10:22 瀏覽量:3009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本報訊 近年來,我國政府協調各方力量共同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提升了知識產權質量效益,優化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但與此同時,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等手段制售假冒產品、傍名牌、搶注他人注冊商標等侵權現象仍時有發生,共享渠道信息,分工協作,流水線作業,團伙式作案的侵權造假行為已經形成專業化運作、產業化協作、地域性聚集的侵權犯罪鏈條,大大增加了企業維權打假的難度。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議,要加大打擊侵犯企業知識產權行為力度,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胡成中介紹,企業知識產權維權難主要表現在:調查取證難,打假成效受限;判罰力度小,不足以震懾犯罪;維權周期長,耗費大量精力。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建立國家主管機關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雙向溝通交流機制。定期聽取行業、企業的意見建議,線上線下齊發力,強化網絡打假維權;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督查機制,重點督查企業遇到的跨區域打假難、執法機關自由裁量權濫用等問題;增加行業、企業在知識產權執法績效評價體系中的“話語權”,破解地方保護主義,為權利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
建立知識產權侵權人“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對線上線下侵權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對制售假冒產品、搶注他人商標、專利侵權的企業和個人實施不同層級的信用懲戒措施:首次被查處的,將處罰等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予以公示;再次被查處,列入誠信“黑名單”,終身禁止從事該領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從“假冒注冊商標罪”切入,嘗試適用侵權產品正品化計價(即統一按照正品的市場售價來計算假冒的案值)。鑒于我國刑法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罪名涵蓋商標、專利、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方面,短時間內全面修法不切實際。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建議分情形、按步驟陸續出臺相關司法解釋,逐步實現侵權產品正品化計價。
約束企業名稱注冊行為,堅決制止“傍名牌”。對于利用企業名稱核準登記注冊的區域性制度設計、申請注冊近似企業名稱等行為,政府主管部門應當區分歷史和現實,加強對在先權利人的保護。對于攀附在先權利知名度、主觀惡意明顯的,應當加大侵權賠償力度,減少此類侵權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