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14:18 瀏覽量:22345 來源:現代快報
被控侵權商品 法院供圖
很多人都知道“六個核桃”飲品,可偏偏有一種“金六核桃露”飲品,外包裝袋上到底是“六個核桃”還是“大個核桃”很難分辨,非常容易被消費者誤認為熟知的“六個核桃”飲品。“六個核桃”所屬的養元公司于是將生產該飲品的犇牛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10萬元。8月8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這一案例,法院一審判決犇牛公司賠償10萬元,犇牛公司提起上訴,江蘇高院經審理后維持原判。
“六個核桃”還是“大個核桃”?
養元公司是“六個核桃”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六個核桃”注冊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六個核桃”核桃乳自2007年起即被行政機關認定為知名商品,具有特有的包裝、裝潢。而犇牛公司生產的核桃露和養元公司生產的極其相似。
2015年10月27日,養元公司在一次糖酒會上發現犇牛公司在展銷該產品,將犇牛公司告上法庭。他們認為,犇牛公司參加展銷會,展示了被控侵權產品的包裝箱、手提袋,表明其具有生產、銷售上述產品的能力,意圖使消費者對該產品的來源等產生誤認或混淆,從而使消費者誤認自己購買的涉嫌侵權產品系養元公司所生產。侵犯了養元公司的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請求法院判令犇牛公司停止侵權行為,賠償養元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10萬元。
據悉,犇牛公司在展銷會現場陳列的宣傳冊中有手提袋的照片,該手提袋的醒目位置標有“六個核桃(大個核桃)”文字。養元公司認為該文字是“六個核桃”,犇牛公司則認為是“大個核桃”。
法院認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法院認為,從雙方的認識差異也可以反映出該手提袋上的文字與養元公司的“六個核桃”商標近似,而從比對也可以得出兩者近似的結論。該手提袋所承載的商品與養元公司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故犇牛公司在手提袋上標注“六個核桃(大個核桃)”文字的行為侵犯了養元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犇牛公司在展銷會現場陳列有“金六核桃露”外包裝箱。該包裝箱正面圖案的布局、顏色、造型、位置關系、廣告語內容等諸要素與養元公司知名商品的包裝、裝潢均一一對應,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構成不正當競爭。
犇牛公司參加展銷會,展示被控侵權產品的包裝箱、手提袋,意圖向公眾銷售其生產的上述產品,侵犯了養元公司的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養元公司要求其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予以支持。
關于賠償數額,法院綜合考慮,確定賠償數額為10萬元。
判決:賠償損失并停止侵權
南京中院經審理后判決,犇牛公司停止侵權行為,賠償養元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合理開支共10萬元。一審宣判后,犇牛公司不服,提出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的主審法官張斌表示,養元公司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獲得多項榮譽,犇牛公司在展銷會上展示的包裝箱、易拉罐及手提袋,均可看出模仿養元公司商標、包裝、裝潢的痕跡,其意圖攀附養元公司商譽的故意明顯。
不論是養元公司取證的宣傳冊,還是犇牛公司自己提供的宣傳冊,均反映出犇牛公司產品眾多、覆蓋面廣,其侵權行為給養元公司造成的損失較大。如果宣傳冊上的生產能力系其虛構,則反映出犇牛公司不誠信經營,他們的主觀惡性較大。(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