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14:37 瀏覽量:21680 來源:食品網
食品網四川報道 全區培育出年出欄肉牛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7個,5—100頭適度規模養殖戶36個,5頭以下散養戶3278個;
全區共有年出欄肉羊300只以上規模養殖場12個,30—300只適度規模養殖戶82個,30只以下散養戶3286個;
……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展示著肉牛羊產業在朝天區這片熱土上的蓬勃興旺,也展現了近年來朝天區立足地域優勢,大力發展肉牛羊產業,實現從小到大、從零散到適度規模的重要轉變。
規模養殖 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哞、哞、哞……”每天清晨,位于羊木鎮關口村的朝天區三合創業家庭農場,都會有此起彼伏的牛叫聲打破鄉村的寧靜。“今年,養殖場初見收益,出欄肉牛64頭,產值達150萬元。”
農場負責人馮奎告訴記者,該肉牛養殖場占地面積4000平方,現有圈舍2400平方,能容納肉牛400余頭,主要養殖西門塔爾、安格斯兩種肉牛。
朝天區是怎樣破解“用于規?;B殖的土地較少,產業投資大、回本周期較長”等產業發展瓶頸,實現牛羊肉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
近年來,朝天區相繼引入、培育了朝天區三合創業家庭農場、廣元毅和源種養殖家庭農場等龍頭企業,采取“企業+農戶”“農場+農戶”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整合分散和閑置林地,改變農民“單兵作戰”傳統模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共同壯大肉牛羊產業。
與羊木鎮相鄰的朝天鎮立足該鎮的基本鎮情,提出了發展“發展肉牛羊產業 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發展新思路,回引了返鄉創業青年權友文在家鄉將軍村創立了廣元毅和源種養殖家庭農場。該農場現有肉牛88頭,肉羊240頭。今年預計出欄肉牛20頭、肉羊80只,收益達50萬元以上。
“散養農戶可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免費在農場借母牛和母羊養殖產仔,發展肉牛羊,再由農場按市場價格訂單回收。”權友文說,“農場+農戶”的發展模式,不僅讓農場得以壯大,還帶動了當地群眾發展肉牛羊產業。目前農場正在擴建,預計至2025年,該農場可帶動肉牛羊養殖戶200戶,實現年出欄肉牛300頭以上、肉羊1000只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000萬以上。
種植牧草 形成種養循環產業閉環
在羊木鎮新山村,400余畝的種植牧草隨風搖曳,四川那座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飼料加工基地內鍘刀機轟鳴,一棵棵青草被鍘成碎塊,經過壓縮制成了青儲包,存放在大棚內。
“因為地理條件較差,農業機械化程度低下,導致農作物秸稈回收成本高,飼料利用率較低,且缺乏飼草飼料生產加工企業。”草料是發展肉牛羊產業的關鍵之一,近年來,朝天區探索形成“草料種植+養殖+飼料加工”為主的種養循環的產業閉環,解決了草料來源問題。
四川那座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羊木鎮新山村流轉土地400余畝,在朝天鎮雙坪村流轉土地120畝,種植黃竹草、甜象草和飼用玉米等優質高產牧草,加工成青儲草料,不僅解決了冬季牛羊草料匱乏的問題,而且還有效提高草料的利用率。
“青儲草料技術是通過將新鮮收割青草切碎,用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在密閉的條件下制作飼料的一種技術,加工后的秸稈所含的粗纖維和蛋白是牛羊日常飼料配備的必需品之一。”該公司負責人李永安介紹。
據了解,截至目前,朝天區現種植優質牧草1.1萬畝、飼用玉米6.8萬畝,具有青儲草料加工能力企業達5家。
“實施‘企帶戶養’工程,做大養殖規模;實施‘母畜增量’工程,保障養殖畜源;實施‘以草換肉’工程,保障飼料供應……”近日,在朝天區召開的全區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產業工作推進會上,《朝天區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產業五年行動方案》出爐,下一步,該區將結合區情制定政策扶持措施,把肉牛羊產業培育成創新產業融合發展的先行者,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動力。(鄢懷林)
上一篇:檢查食品銷售單位597家次 廣元朝天區未發現進口冷鏈食品
下一篇:為郎酒著上華麗外裝 郎酒年度精品車間工位技能競賽以賽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