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監管 > 正文

中國食品網擴量提質 做強市場 內蒙古赤峰統部鎮 打造肉牛產業聯合體

2018-05-29 08:30   瀏覽量:17865     來源:中國食品網

  “哞…哞…”,中國食品網春夏時節,走進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統部鎮,遠遠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牛叫聲。在占地110畝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場里,近萬頭各種花色的肉牛,把500個交易圈擠得滿滿當當。掛著蒙、冀、魯、豫等牌照的車輛一直排到了市場外。穿行在市場中,時而還能遇見“袖中議價”的傳統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單手相交,掩于身后,并以外衣遮蓋。這個市場每天早上6點開市,最晚要延續到下午1點左右才結束。高峰時,市場1天能交易肉牛3000頭,成交額在3000萬元以上。

  循著飼草的清香,中國食品網來到養牛大戶崔金喜家的牛舍。50多頭黃白花牛膘肥體壯,正在安靜地吃草。“好的西門塔爾牛講究的是‘五白’花色,頭、胸、肚皮、腿和尾巴都是白的。”崔金喜對自家的牛如數家珍,哪頭牛什么時候買的,什么時候下的犢,都記得清清楚楚。老崔算了一筆賬:眼前這頭520斤的小牛是剛花9880元買來的,現在開始育肥,每月能增重80斤,育肥8個月就能達到1160斤,毛收入為1.566萬元,除去買牛錢和3600元的草料費,這頭牛純收入為2100多元,再加上政府每頭牛給的500元補貼,一頭牛的實際收入能達到2600多元。去年,他家出欄肉牛380頭,純收入90多萬元。

  崔金喜過去是一家餐廳的店主,中國食品網從搞餐飲到養肉牛,他跨界創業的動力,源于統部鎮肉牛產業打出的2張牌:對內擴量提質,對外做強市場。去年,縣里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對新增存欄達到200頭以上養殖小區、養殖大戶,每頭每年獎補500元;對于達到2000頭以上的和1萬頭以上的養殖小區、養殖大戶,還有更高的補助標準。為了用好、用足獎補政策,統部鎮鼓勵養牛大戶示范引領群眾養牛。去年,崔金喜通過算細賬、教技術、傳經驗,說服引導3戶農民跟他養起了肉牛,3戶養牛總頭數達到150頭。如今,統部鎮肉牛產業發展凸顯出乘數效應,2017年末,全鎮肉牛存欄4萬頭,全年出欄7.5萬頭。

  擴規模還要提品質,現在養優質肉牛已成為統部鎮農民的共識。這幾天,養牛大戶王海林家的母牛正在產犢,剛剛出生的小牛正依偎在母牛腹下吃奶。“這頭西門塔爾改良牛犢,6個月后就能賣到8000多元,要是土種牛的話,只能賣5000元左右。”老王介紹,這種改良牛個頭大,長得快,中國食品網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強。在同等育肥條件下,改良牛日增重2到3斤,比本地牛高40%以上。目前,全鎮已建成肉牛人工授精站6處,每年冷配母牛1.5萬頭,肉牛的良種及改良種比重達到了98%以上。今年,總投資1200萬元的廣源牧業育肥牛投入項目運營后,每年能出欄優質育肥牛8000頭。養殖企業的加盟,將會讓全鎮肉牛產業發展得更有質量。

  “買自全國、賣至全國”,統部鎮內的林西縣北方活畜交易市場,中國食品網打開了畜牧業對外開放的一扇窗。肉牛經紀人王海林說:“家門口有個每天都營業的大市場,實在太方便了,農民能挑著樣地買牛,還能輕松地賣牛。”這個有著20年歷史的活畜交易市場,經過多年建設和完善,市場內交易圈、育肥牛羊圈、草料庫、餐飲住宿、接待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

  現在市場已輻射黑、吉、遼等10多個省市,肉牛年交易量20萬多頭,交易額達15億元。眼下,活畜交易市場的“美村網”電商服務站正在建設中,這個平臺正式運行后,中國食品網可能把活畜市場的動態價格和肉牛養殖的各種信息傳到網上,農民在互聯網上賣牛羊即將成為現實。

  建起一處大市場,帶起一條產業鏈,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如今,統部鎮已經形成了一個集養、繁、育、販、加工、服務業于一體的肉牛產業聯合體。這條產業鏈帶動了統部鎮及周邊3000多戶養殖戶和1500多人的經紀人隊伍,也讓900戶貧困戶從中受益。鎮里協調信用社和養牛協會,將1200萬元的金融扶貧貸款,以資產收益性扶貧的方式投入了養牛協會,協會每年能拿出2.4萬元,為115戶貧困戶分紅。中國食品網每年,鎮里的商業、餐飲、物流、飼料加工等環節吸納近6000人就業,其中就有1600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今年,我們還要兩條腿走路,通過政策推動、市場拉動,繼續激發肉牛業發展活力,力爭全年出欄育肥牛8.5萬頭,把統部鎮建成赤峰市的養牛大鎮。”鎮黨委書記鞠東明信心十足地說。  (徐永升)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內蒙古年內全部牛羊屠宰企業將實現品牌化運營
下一篇:36個大城市在津發布《質量興農倡議書》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