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09:29 瀏覽量:13346 來源:中國食品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指出,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本報訊 當前,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走上了綠色發展道路,部分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因為沒有相關配套的制度、政策創新規定及實現路徑,還沒有把愿景變成實景。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沈志強建議增設“有機農業用地”和“綠色農業用地”供地目錄,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2017年印發的《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對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堅持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為基本動力的基本原則。全面深化改革,構建以資源管控、環境監控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綠色發展制度體系,科學適度有序的農業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支持體系和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全面激活農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針對此項原則,沈志強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建議自然資源部在農業用地中增設“有機農業用地”“綠色農業用地”供地目錄,會同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出臺“有機農業用地”“綠色農業用地”認定標準及保護政策,鼓勵支持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從業者申請“有機農業用地”“綠色農業用地”,并進行專項登記。
二是建議對“有機農業用地”和“綠色農業用地”實施最嚴格的永久保護措施,非經自然資源部或省政府批準,任何人、任何單位不得侵占或變更“有機農業用地”和“綠色農業用地”。
三是建議國家設立全國統一的“有機農業用地”和“綠色農業用地”網上交易平臺,推動實現有機農業資源、綠色農業資源有償使用,變有機化、綠色化建設為效益,全面激活農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
四是建議國家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模式、新體系等研發創新,支持建立綠色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支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建設。
(馬永剛 袁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