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10:57 瀏覽量:21117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日前,天津市農業農村委與天津津南區共同簽署小站稻品牌體系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小站稻品牌,構建起市、區兩級統籌管理小站稻品牌組織架構,加快形成定位清晰、檔次銜接、產品互補的新格局,進一步促進產品營銷,助力小站稻品牌向精品化高端化發展。
據了解,此次小站稻品牌體系合作共建戰略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以小站稻證明商標與優質小站稻商標為主體的小站稻品牌體系實現了融合發展、協調發展和梯次推進,將有力推動小站稻品牌體系在更高水平上深化和發展。雙方將以促進天津小站稻產業振興為目標,著眼小站稻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優勢,圍繞提升管理能力、聯合構建體系、強化宣傳推介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近年來,為確保糧食安全、著力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天津市農業農村委會同有關部門和涉農區全方位推動小站稻產業振興,2021年小站稻種植面積達到102萬畝,小站稻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提升。今年天津市將進一步穩定產能,提質增效,從育種、栽種、收割、銷售、品牌、文旅融合等方面構建全產業鏈條,助推小站稻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天津市正在持續加大科研育種工作力度,開展高產、優質粳稻種質資源研究,大力推廣主栽品種,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小站稻品種選育。建立高效運行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和信息育種技術,實現全系譜、全基地、全周期育種信息化,完善常規技術、分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小站稻品種選育技術。
同時,開展優質小站稻品種示范,在天津津南、寶坻、寧河、西青、武清等區域開展優質食味小站稻新品種(系)聯合展示示范工作,進一步明確優質小站稻生產的適配區域。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小站稻綠色技術覆蓋率,持續開展機械化旱直播示范和小站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建成核心示范區和輻射帶動區建設工作。完善優化綠控集成技術,建立小站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實施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建設10萬畝,達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穩糧增效、稻漁雙贏”的綜合效果。
繼續認定小站稻品牌入選“津農精品”,逐步將小站稻打造成國內知名的農業品牌,繼續組織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京津冀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等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優質小站稻”商標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為依據,加強商標依法使用、規范使用管理,推動小站稻品牌建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
積極發展農業訂單預售和訂單競價,聚焦小站稻產業鏈生態圈建設,搭建以天津糧油商品交易所為核心的全流程服務平臺。通過小站稻“數字+溯源”、商品現貨交易結算等系統,全面構建線下對接認證、線上金融服務間的互聯互通平臺,打造形成優質稻谷的商品價格指數和流通定價中心。
推進天津食品集團小站稻“收儲+基地”項目建設,提升集團小站稻收儲加工能力,助力天津寶坻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充分釋放加工車間產能,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完成2000噸小站稻動態儲備工作。
(鮑小鐵 王影影)
上一篇:江蘇泰州開展糧食流通領域專項檢查
下一篇:泡好這杯春茶 做好“三茶”融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