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09:13 瀏覽量:11564 來源:中國食品網
2023年白酒上市企業一季度業績報告,備受行業關注。19家上市酒企(牛欄山數據未統計)實現總營收1268.57億元,實現凈利潤532.25億元。首季披露,超七成凈利實現正增長。
今年首季,貴州茅臺營收和凈利潤仍穩居首位,凈利潤首破200億元關口。五糧液位列第二,洋河股份保住行業第三,山西汾酒加速追趕,瀘州老窖依然發揮穩健,而“汾瀘”的座次爭奪戰加劇。其中五大上市白酒企業在一季度營收高達1052億元,合計凈賺476.35億元。
從白酒上市企業一季報收官看出,頭部持續在更強中加速著集中度的完成,分化也在持續發生中。不過,營收與利潤增速的明顯放緩,延續著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況,穩增長成為今年大多數企業的關鍵詞。
穩健增長
整體放緩收窄回歸理性
透視白酒一季報,2023年第一季度,除了順鑫農業牛欄山未披露業績外,19家上市酒企實現總營收1268.57億元,實現凈利潤532.25億元。
從營收規模來看,一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整體實現了開門紅,12家酒企營收增速超過15%。凈利潤方面,10家酒企凈利潤增速超15%,其中古井貢酒更是實現高速增長,以42.87%的凈利潤增速領跑頭部陣營。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酒鬼酒、水井坊、天佑德酒三家企業營收同比出現下滑。其中,除金種子酒繼續虧損未公布利潤情況,老白干、酒鬼酒、水井坊、天佑德酒四家企業的凈利潤都出現了兩位數以上下滑,而去年同期是兩家企業下滑。
顯然,從今年一季度財報體現出明顯的特點就是,整體增速在持續收窄,頭部企業能夠在高基數的基礎上增速繼續保持穩健,地產酒則逆市上揚,次高端酒企顯著承壓。過往兩年時間中,動輒三位數,甚至超高兩位數的增長情況在今年少見,可以明顯看出,今年一季度財報變化比較大的是在腰部企業,大量非頭部企業降速明顯。
這也說明,經歷了過往兩年的快速布局后,今年第一季度酒企開始進入庫存消化階段。
細觀發現,伴隨著2023年Q1數據的出爐,行業集中度也進一步加劇,頭部企業今年一季度開始,大部分白酒行業動輒50%、80%以上的增速將成為過去式,理性發展將成為行業主線。
2023年一季度中國白酒產量148.3萬千升,下降19%。2023年3月,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49.8萬千升,同比下降29.2%。
此前,中酒協對外披露,截至2022年末,全國規上白酒企業共963家,其中虧損企業169個,虧損面達17.55%。2022年規上白酒企業完成銷售收入6626.5億元,而19家上市酒企在2022年的總營收高達3482.28 ,占據著大半壁江山。
盈利提升
由營收轉向利潤為導向
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頭部企業的增長確定性還在持續增強,行業前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一季度利潤增速均大于營收增速,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從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對比可以發現,頭部名酒企業的業績、凈利潤增速優勢十分穩定,緊隨其后的主要為頭部地產酒企業。如,古井貢酒營收增長24.83%,凈利大增42.87%;今世緣營收增長27.26%,凈利增長25.20%;迎駕貢酒營收增長21.11%,凈利增長26.55%。
而在2022年一季度,白酒企業在2021年的基礎上延續了高增長態勢,營收增速十分亮眼,如汾酒大增43.62%、舍得大增83.25%、酒鬼酒大增86.04%,10家酒企營收增速超過20%。
一季度數據顯示,白酒行業已然進入強分化階段,白酒消費向頭部品牌強勢集中,前六名便占據了近9成的營收和超9成凈利潤。而市場分化下,區域品牌實則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從板塊來看,徽酒的古井貢酒、口子窖、金種子表現出色(除了皇臺),分別以24.83%、26.61%、25.48%營收增速排行位列19家上市酒企前六甲,古井貢酒的凈利增速更是拔得頭籌。但金種子酒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0.4億元,同比下滑200%以上。
白酒行業自深度調整期以來,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頭部白酒企業最先順應行業發展,開啟向業務聚焦、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發展,在全國名酒和省級名酒不斷優化品類布局的同時,利潤實現了節節攀升。
而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這一趨勢也展現出白酒企業在2023年結構升級的成效顯著,中高端產品持續發力,一季度利潤實現“狂飆”,而這一趨勢在未來或許也將成為常態。
當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享受這一紅利,其中老白干連續兩年實現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下滑。老白干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對利潤增長的貢獻很有限,而中高端產品的業績占比又太低。
由此可見,在白酒行業“量減價增”的大趨勢下,結構升級將成為中腰部企業未來生存和市場突圍的關鍵,需要通過做精產品線、做高產品結構、聚焦大單品等關鍵動作優化企業產品結構,推動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逆轉趨勢
結構化升級明顯
今年一季度,依然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今世緣連續三年占據19家上市白酒企業前七名。其中,七家企業營收為1156.19億元,在19家上市公司中占比達到91.14%,凈利潤為504.6億元,在19家上市公司中占比達到94.81%。
細觀發現,從目前增長速度較強的幾家企業來看,市場拓展與利潤空間的增長維度,體現著全國化以及產品結構優化的重要性。如,無論是頭部企業的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還是增長快速的企業的今世緣、舍得、迎駕等,無不向行業印證著位置的重要性。
從2021至2023年三年公布的數據情況來看,頭部恒穩、頭部集中已成為既定事實。這與2021年與2022年一季度的局面產生了很大偏差,營收及利潤走勢均出現變動。
梳理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業績,舍得營收增速分別為154.21%、83.25%;酒鬼酒營收增速分別為190.36%、86.04%,地產酒營收增速則集中在25%-40%之間,整體呈現頭部>次高端>地產酒的形勢。
回顧白酒行業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一季度財報數據,可見既有2020年的一季度的暴跌,也有2021年與2022年一季度的爆發式回歸。
從數據來看,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一季度,酒企營收增速的核心區間為20%-35%。在2020年一季度,白酒行業受疫情影響業績普遍下滑,但在2021年迅速反彈,爆發式增速大量出現,考慮到2020年的低基數,出現高增速在意料中。
事實上,次高端白酒由于前幾年的超高速增長,掩蓋了渠道中的部分問題,如今增速開始放緩,也是擠出泡沫、回歸理性發展的信號。而頭部地產酒的省內市場基本盤十分穩定,疊加產品結構升級和泛區域化市場拓展,增長潛力和質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也應該認識到,企業在發展中都會遇到調整期,不會永遠高歌猛進,螺旋式上升是大多數企業的發展路徑。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2023年,增長邏輯的演變更值得關注,從跑馬圈地的銷售鋪貨模式,轉向以利潤為導向的精耕細作,抓住人群與產品分層帶來的新機遇,不斷提升執行和創新效率,酒企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大宗師醬酒品牌合作
(葉歌觀酒)
上一篇:四川宜賓:邱申林督查屏山制止餐飲浪費、食品安全和價格等工作
下一篇:宜賓市南溪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夜市、流動攤點計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