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15:44 瀏覽量:20625 來源:四川經濟網
10月16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雅安專場在成都舉行。
“雅安經濟總量去年成功邁上千億元臺階,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發布會上,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彭映梅介紹說,當前,雅安堅決扛起省委賦予的建設川藏經濟協作試驗區和世界大熊貓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使命,大力推進“一區一地引領、兩軸三圈聯動、縣域重點突破、全域協同共興”,堅持生態立市、農業穩市、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市高質量發展動能充沛、蹄疾步穩。
——以“綠”為底,雅安致力守護“天府之肺”。
“世界萌寵·中國國寶”大熊貓、“植物界活化石”珙桐、“國鳥皇后”綠尾虹雉……發布會上,彭映梅介紹了一系列生活在雅安的珍稀動植物,她表示,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雅安生態、氣候的多樣性,雅安也因此贏得了“天府之肺”“動植物基因庫”的美譽。
對此,彭映梅表示,綠色是雅安最美的底色,雅安始終“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建設,堅決守護好雅安綠色本底。“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9.42%、穩居四川首位,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全省前列。”彭映梅介紹道。
——逐“綠”煥新,雅安強力推進產業升級。
把生態優勢和科技創新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綠色產業體系,是雅安發展的最大亮色。對此,彭映梅表示雅安主要做到了三個“堅持”。
堅持向科技創新要動能,雅安扎實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行動,省級重點實驗室數量排全省第二,“十四五”以來,獲國省科學技術獎總數居全省前列。
堅持向產創融合要活力,圍繞資金、人才、機制等方面出臺系列支持政策,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雅安高新技術營業收入去年達到250億元。
堅持向產業創新要效益,雅安以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生態文旅產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成功承辦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
“給大家分享一個雅安產業創新的鮮活案例,如今,全球每100克魚子醬就有14克來自雅安。”彭映梅表示,為大力發展冷水魚產業,雅安已建立了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擁有涵蓋魚子醬全產業鏈17道工序的31項新型技術專利。雅安魚子醬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川魚出國”的生動實踐。
——東融西聯,雅安奮力打造門戶樞紐。
自古雅安就是川西咽喉、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如今又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之一。據彭映梅介紹,雅安正立足“東融成渝、西聯康藏”的重要區位優勢,聚焦通道、平臺、環境三個重點,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西開放門戶樞紐。
聚焦構筑開放大通道,雅安加快建設川西綜合交通樞紐,對外四向通道、市域1.5小時交通圈和中心城區15分鐘快速交通圈基本形成。
聚焦打造開放大平臺,建成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7個省級工業園區,帶動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協作基地加快建設。
聚焦企業降本增效,著力打造市場、政務、法治、人文“四個一流”營商環境,是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先進市,今年雅安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1.2萬余戶,其中企業占55%,支撐門戶的產業底盤進一步夯實。
——宜居宜游,雅安傾力建設“成渝后花園”。
彭映梅介紹說,如今的雅安既“好看”,又“好吃”“好住”“好生活”。
以川西教育中心、川西醫養中心建設牽引民生提質發展,雅安著力建設幸福宜居之城,連續4年實現學生凈回流,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5.2%。
今年上半年,雅安在全省率先出臺優化生育保障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十條措施,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目前已兌現育兒補貼1019萬元,942個家庭從中獲益。今年1月-9月,全市新生兒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7.9%。
同時,雅安還高度注重城鄉融合促進共同富裕,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縮小到2023年的2.22。另外,省區域應急救援雅安基地也已投入使用,全市應急救援、應急避險、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基本形成,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