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乳飲 > 正文

中國圣牧去“有機化”自救 有機奶僅供自己不賣給第三方

2018-09-27 14:47   瀏覽量:22702     來源:證券日報

  上游乳企的寒冬不得不迫使企業通過戰略上的轉型來自救。號稱“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的中國圣牧在業績連年虧損后,采取減少牧場有機認證來提高運營效率。

  有機奶具有稀缺性

  9月份,中國圣牧發布公告稱,為了迎合不斷變化市場需求以及提高營運效率,公司的部分有機牧場將不再申請有機認證,集團的自有有機液態奶產品將繼續通過有機牧場供應的原料奶進行生產,該認證的變動將僅適用于銷售至第三方的原奶業務。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中國圣牧部分牧場不再申請有機認證,實質上是為了降低成本。每年一度的有機認證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不再進行有機化認證,會省下一大筆費用。

  此外,宋亮還表示,除了降低成本之外,還有兩個原因:其一,有機產品本身是屬于稀缺產品,減少有機牧場的認證,是為了減少產量來保證它的稀缺性;其二,中國圣牧目前需要將一部分的資產、費用降低。減少有機牧場的數量之后,這部分牧場所使用的原料價格就會相應下降,從而促使成本得到降低。

  事實上,有機奶業務一直是中國圣牧最為核心的業務,中國圣牧的公司全稱為“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不僅如此,中國圣牧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歐盟有機標準有機乳品公司。

  從2018年9月19日中國圣牧發布的半年報可以發現,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圣牧的奶牛存欄數量為11.69萬頭,其中有機8.9萬頭,非有機2.7萬頭,另外,在上半年33.68萬噸原奶中,有機原奶產量24.46萬噸,非有機原奶9.5萬噸。

  減少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也讓業內質疑中國圣牧是不是在“自砸招牌”,讓自身的優勢不再存在?

  對此,宋亮表示,這樣的行為并不會對中國圣牧的“有機”招牌產生影響。“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會注重什么樣的食物是好的,雖然從營養價值上與普通牛奶并無區別,但有機奶代表的是一種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說,有機奶仍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圣牧此舉僅為減虧,即使減少有機牧場也并不意味著丟失了優勢。更何況,中國圣牧還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

  在公告中,中國圣牧表示,未來如果出現有關市場需求,公司將在六個月時間內通過申請有機認證,并根據有關規則及準則將有關牧場轉換為有機牧場。

  需大力發展下游產業

  整體來說,中國圣牧的改變和它的業績表現有著很大的關系。

  自2016年起,中國圣牧的業績表現便開始不太理想。當時,中國圣牧凈利潤為6.8億元,同比下滑15%;營收為34.66億元,同比增長11.8%。彼時,中國圣牧表示,凈利潤大幅降低主要是非有機奶牛生物資產公平值調整虧損且應收貿易款項撥備大幅增加所致。

  而自2017年開始,公司便開始陷入了虧損。2017年上半年,中國圣牧凈利潤為1.31億元;全年凈利潤則為虧損8.24億元,應收貿易款項撥備大幅增加依舊是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中國圣牧上半年虧損10.66億元,凈利潤降幅達到了16819.9%;除了凈利潤,中國圣牧的毛利也下降了13.1%,為4.35億元。

  對于公司上半年的虧損,中國圣牧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將公司具體的虧損原因進行了解釋:“公司上半年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和財務準則,應收款計提壞賬約5億元;二是根據牛淘汰數量和奶價,做生物資產減值。”

  在宋亮看來,中國圣牧的生物資產減值就是要淘汰一部分的奶牛,而部分牧場不再進行有機認證,可以更好地進行生物資產減值。

  而對于中國圣牧減少部分有機牧場認證,宋亮認為,中國圣牧會有所改變,中國圣牧需要在下游大力發展下游產品;同時,上游則需要降低成本,發展其它有機產業,來推動整個沙漠有機產業的發展。(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分享到:

上一篇:新希望乳業于明日首發上會 區域乳企欲講好“錯位”故事
下一篇:咖啡賣不動中國市場下滑明顯 星巴克將從高層“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