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16:16 瀏覽量:13228 來源:觀察者網
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再審宣判:“紅罐包裝”由加多寶集團、廣藥集團共享后。涼茶領域兩大品牌之后的境遇截然相反,加多寶深陷停產、裁員、斷貨風波,王老吉則在積極拓展新領域。
經歷可樂、礦泉水、現泡涼茶等多元化拓展之后,王老吉發力椰汁領域。9月27日,王老吉椰柔生榨椰汁植物蛋白飲料(下稱“王老吉椰汁”)正式在天貓王老吉官方旗艦店銷售。
推多元品類戰略
對于進軍椰汁市場,王老吉顯得比較謹慎,在戰略實施之初,他們并未大規模鋪設渠道,而是先在湖北等地以及電商平臺試水。今年5月,他們率先在湖北等地開展推廣活動。目前,王老吉椰汁也已上線天貓旗艦店,每箱6瓶,售價90元,單瓶價格為15元,每瓶容量達1.23升。
此外,王老吉方面表示,推出椰汁飲料,只是王老吉多元布局的一部分,未來王老吉仍會基于“單品多元、品類多元”的品類戰略進行發展。
近幾年,王老吉一直在不斷創新,并推出新產品。2016年初,王老吉推出無糖、低糖精品涼茶,以及聯合山西大寨飲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大寨”核桃露;2017 年 7 月,王老吉推出“1828王老吉現泡涼茶”;2018年初,王老吉推出了王老吉可樂、白云山礦泉水等非涼茶產品。并首次啟用明星代言,拉動年輕群體消費。
不過,在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看來,王老吉此前推出的非涼茶新品,并未取得理想效果。“消費者對王老吉的認知是涼茶品牌,在可樂等非涼茶領域,王老吉不占優勢,很難做大。”徐雄俊認為,“椰汁作為一個新興的品類,尚未形成品牌壁壘。王老吉采用雙品牌運作,也有利于打破消費者對王老吉涼茶的心理認知,樹立椰汁的品牌形象”。
在椰汁市場,全國只有總計不足20個品牌,椰樹稱得上一家獨大,唯一的挑戰者椰島近年也轉向做酒業。而就整個市場來看,我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169億增長至2017年的1217億,10年間復合增長率達24.51%。與此同時,涼茶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增速從2015年的10%迅速落至2016年的4.2%。因此,王老吉便在椰汁領域試水發力。
徐雄俊認為,王老吉母公司白云山是上市企業,有持續盈利的壓力,拓展新品類,是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中國食品品牌研究員朱丹蓬表示,“作為一家飲料企業,僅依靠涼茶品類打天下,產品過于單一,不符合飲料領域的發展需求,王老吉向多元發展是必然的選擇。”
打造新產品形象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王老吉母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營收147億元,華南地區營收超過82億元,華北地區營收僅為12.05億元,東北地區只有2.56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涼茶有地域局限性,華南和西南消費者喜歡涼茶,北方人平時很少飲用。王老吉與加多寶糾纏多年的商標之爭,也讓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受損。打造新產品形象有利于王老吉改變原有形象,也有利于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不過,王老吉椰汁需要從產品定位、渠道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進行全新設計,才能滿足主流消費群體的多場景消費需求。
“多元發展能夠為品牌創造新的增長點,塑造王老吉作為大眾健康消費品的品牌形象。”王老吉相關負責人表示,王老吉椰汁的推出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豐富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多元化的布局。
在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看來,植物蛋白飲料領域被業內看好,憑借自身在生產、渠道以及品牌等方面的優勢,王老吉有望成為椰汁領域的挑戰者,并改變格局。且在涼茶領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推出椰汁飲料也有利于王老吉擺脫涼茶品牌形象,減少對涼茶的依賴。
對于王老吉椰汁的渠道布局,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王老吉有渠道優勢,每瓶1.23升大包裝有利于在餐飲渠道推廣,但面對眾多零售端的消費者,王老吉則需要在包裝上進行創新,來適應主流消費人群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
針對王老吉的創新多元發展,路勝貞則提出了更廣闊的看法。他認為,除了以涼茶品類為基礎進行延伸外,王老吉應該做一些非涼茶類的品牌延伸,這樣可以降低過于依賴涼茶品類的風險。(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達137.39億元 品牌價值再創新高
下一篇:匯源親自“操刀”旭日升 昔日茶飲料巨頭能否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