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1 15:00 瀏覽量:19801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葉雷)近日,四川省食用菌協會副秘書長李小林博士帶領協會辦公室主任葉雷前往國貧縣敘永麻城鎮黑皮雞樅生產基地,這也是近三個月來該團隊第二次來到這個地方進行調研和技術指導。作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和四川省食用菌協會的科技示范基地,歷來受到院(所)、學會和協會領導的高度重視。
黑皮雞樅菌 國貧縣產業脫貧希望
敘永縣和烏蒙山區大多數地區一樣,陰雨綿綿、霧蒙蒙的。走進黑皮雞樅大棚,技術人員正帶領當地農民和貧困戶將一袋袋黑皮雞樅的菌種進行覆土栽培。
為了實現產業脫貧,四川省敘永縣縣委縣政府引進了黑皮雞樅龍頭企業四川烏蒙山四季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勢要打造國內規模最大的黑皮雞樅菌包生產工廠。目前,工廠很多實施設備基本安裝到位,處于建設最后沖刺階段。“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建成投產后,每年能保證全國各地1400萬袋菌包供應,可帶動大約1600戶貧困戶、4800人實現脫貧,每戶年收入約在4萬元以上。”公司執行董事左勇說。
目前,公司已在麻城鎮麻城村建設好150畝生產大棚,二期工程將達400畝。每畝能栽培2.2萬袋黑皮雞樅,每袋可采收0.25千克,畝產可達5500千克,如果按50元/千克計算,每畝產值可達27.5萬元,除去成本外每畝收益高達10余萬元。
扶貧典型案例 單親母親靠削菇實現脫貧
貧困戶李朝義是位單親母親,家里共三口人,有一兒一女,均在上學,家里生活困難。為了照顧兒子,無法外出打工。“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打工。” 李朝義為記者算了筆賬,去年她在公司基地削菇腳,公司削菇腳按1元/斤成品計件,每天可以削60斤左右,每月平均可獲得1600元報酬。貧困戶張登樹也是位單親母親,家里條件和李朝義相似,但張登樹技術更熟練一些,除了削菇還參加了采菇的工作。平均每月工資在2200元左右,去年連續工作了5個月,僅這一項她家便實現脫貧。“耍起也是耍起,削菇和采菇的活也不重。”張登樹表示自己也沒有其它技術,并笑著對公司負責人說:“你們早點把菇種出來,我們好來削,最近耍著沒活做也沒錢賺。”
麻城鎮麻城村共1420戶,4820人,貧困戶106戶,418人。通過參與黑皮雞樅的生產,實現脫貧的就有137人。“目前,整個川南地區的食用菌產業基礎仍然薄弱,除了長寧竹蓀以外沒有一個可以叫得響的品牌。敘永黑皮雞樅雖然起步高,但仍然并將在一定時期內處在起步階段,實施品牌戰略,讓敘永黑皮雞樅走出大山,促進群眾脫貧增收仍然還有很多路要走。”李小林博士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