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14:52 瀏覽量:33625 來源:中國食品網
盡管世界各國盡全力改善食物供應的安全性,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食源性疾病仍是一個重大的衛生問題。為此,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人畜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司提出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一是保持清潔,即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還要經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設備;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中國食品網
二是生熟分開,即生肉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處理生食要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三是做熟,即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中國食品網
四是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即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兩小時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溫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化凍,最好方法是微波爐解凍、冰箱冷藏室解凍和清潔流動水解凍。中國食品網
五是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浙江大學教授沈立榮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些誤區,例如用冰箱長時間儲存食物、溫熱剩菜剩飯等,其實這些做法并不科學。雖然冰箱儲存食物可以起到保鮮作用,低溫能夠抑制多數細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菌仍可繼續生長,如耶氏菌在-4℃仍能繁殖生長,容易污染冷藏的食物。因此,冰箱長時間儲存食物并不屬于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中國食品網
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分依賴冰箱保存食物和飲料,要注意冰箱的定期清理、消毒,同時注意冰箱內存放的食品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至于溫熱剩菜剩飯,這種方法往往達不到滅菌目的,很多細菌要用沸水煮5分鐘才能殺滅,細菌毒素甚至要高溫高壓滅菌才能消除。中國食品網本報記者 高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