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09:19 瀏覽量:1249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家里有礦的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的主角不僅家里有礦,而且還有七座。這家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有色巨頭(西部礦業)今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讓一眾投資者徹夜難眠,大幅下修業績預期,2018年度凈虧損約20.63億元。掐指一算,預虧近21億,一口氣虧掉了過去連續7年的凈利潤。
而有意思的是,在業績變臉之前,一切都來的毫無征兆。因為此次業績變臉主要是因為對聯營企業青投集團的全額計提,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8年半年報公布的財務數據青投集團還有100億的凈資產,但是現在卻歸零了。
晚間,上交所就向公司發函,詢問公司之前為什么沒有任何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
業績“變臉”:從盈利1億到巨虧20億
18日晚間,西部礦業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西部礦業預計2018年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額為20.6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20.36億元。需要說明的是,這將是公司自上市以來出現的首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9日,西部礦業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將實現盈利。業績預告顯示,西部礦業預計2018年1月-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0億元,同比減少78.00%。而對于業績大幅下滑,西部礦業表示主要是受公司聯營企業四川會東大梁礦業有限公司經營虧損較大影響所致。
然而時間過去不到3個月,西部礦業業績便上演了大“變臉”,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西部礦業表示,主要是受累于長期股權投資出現較大的減值損失。據悉,西部礦業投資的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投集團”)存在減值跡象,于是,公司在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協助下對該股權投資的可回收金額進行了評估,而經評估結果顯示,公司對青投集團股權價值的可回收金額為0,因此確認對青投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25.22億元,這對公司去年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不過,西部礦業同時表示,對青投集團減值損失的確認對公司的主業盈利能力及經營現金流量不產生影響。
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西部礦業此次巨虧,一口氣虧掉了公司過去7年的凈利潤,而從公司上市以來的業績看,公司也從未出現過如此巨額的虧損。
而更有意思的是,根據證券時報此前的報道,西部礦業屬于西礦集團的支柱產業,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有色巨頭”,總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公司從錫鐵山開始,公司不斷向外拓展,現在總共有七座礦山,有色礦六座,黑色礦一座。省內有錫鐵山鉛鋅礦,賽什塘銅礦,在省外,有西藏的玉龍銅礦,玉龍銅礦在西藏富有盛名,擁有700多萬噸資源量,年處理礦石量是230萬噸,生產3萬噸銅。在四川有兩座礦山,一個在甘孜州,叫四川呷村銀多金屬礦,另外一座在涼山州,叫四川會東大梁鉛鋅礦。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有一座獲各琦銅礦,伴生鉛鋅,還有一個鐵礦叫雙利鐵礦,這樣總共七座礦山。
半年內百億凈資產蹊蹺歸零 董秘“零風險”信披遭上交所問詢
如前述所講,西部礦業巨虧的主因是受累于長期股權投資出現較大的減值損失,確認對青投集團長期股權投資25.22億元可回收金額為0。
那么青投集團究竟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呢?
2013年,在青海省國資委的操盤下,西部礦業和青投集團簽訂增資協議, 以公司所持下屬子公司百河鋁業100%股權、西海煤電100%股權、西部碳素100%股權、分公司唐湖電力的整體資產以及公司所擁有對上述公司的債權和部分現金,合計29.66億元作為對價,認繳青投集團的新增注冊資本,公司持有青投集團增資后35.89%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從當時標的公司的業績來看,百河鋁業2012年虧損1529萬元,西海煤電2012年虧損3627萬元,西部碳素2012年盈利113萬元,唐湖電力2012年虧損2.1億元。
就業績上來看,此次以這些資產對外投資有種剝離虧損資產的意思,公司當時表示,“增資若順利完成后,有利于公司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核心財務指標,增強盈利穩定性”。
時間持續到了2018年上半年,據西部礦業的2018年半年報,青投集團凈資產為108.8億元,西部礦業還持有青投集團20.36%的股權,按照比例計算,西部礦業持股凈資產有22億。
為什么會出現清零的狀況呢?
據西部礦業4月18日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如前所述,西部礦業表示,公司根據青投集團存在的減值跡象,在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協助下對該股權投資的可回收金額進行了評估。經評估,公司對青投集團股權價值的可回收金額為零,因此確認對青投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25.22億元。
4月18日,在西部礦業發布業績變臉公告不久,上交所也火速向公司下發了問詢函。
問詢函提了三個問題:
1、青投集團股權出現減值的原因與具體時點,公司在前期業績預告中,未預計該項重大減值損失的原因、決策機制和主要決策人;公司及評估機構確認青投集團股權價值的可回收金額為0的依據、合理性及具體測算過程,是否存在一次性計提以進行財務大洗澡的行為,該會計處理是否足夠審慎?
2、經核實,公司至今未就青投集團生產經營遭遇嚴重困難、公司可能遭受重大損失進行過任何信息披露,亦未提示過相關風險。公司是否在青投集團中擁有董事會席位?公司未及時披露青投集團生產經營遭遇嚴重困難、公司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原因及主要責任人是誰?
3、公布青投集團現在的財務數據,青投集團的生產經營狀況何時開始惡化、惡化過程及原因;公司所持青投集團股份的后續處置計劃及財務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資料時還發現,青投集團暴雷此前其實早有跡象,2019年2月,就有媒體報道青投集團出現債務未及時兌付的情況,最后公司公告解釋稱屬于技術性債務違約,已經完成兌付。
而公司在今日公告中還聲稱,《西部礦業2018年度業績預減公告》中對于業績預告內容的準確性作了充分風險提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開西部礦業《西部礦業2018年度業績預減公告》發現,在風險提示欄中,西部礦業僅表示,由于公司聯營企業 2018 年經營業績尚未最終確認,可能會影響本次業績預告內容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