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監管 > 正文

重慶南岸區多舉措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

2019-10-23 10:13   瀏覽量:26048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關系著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定,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鍵節點所在。今年以來,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管局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天網行動”,將此項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日常監管、專項整治、多措并舉,不斷加大監督執法檢查力度,做到提早謀劃、綜合治理、常抓不懈,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狀況不斷改善。

  強化學校內部治理

  著力構筑食品安全“監管網”

  一是提早謀劃,嚴把食品安全“開學關”。每年長達一兩個月的寒暑假,學校食堂長時間停業,難免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隱患。為把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開學關”,確保“第一餐、第一周”食品安全,今年春季開學前,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全區學校食堂專項整治活動,把全區15個鎮街學校劃成15個片區,每個片區由一名局領導帶隊,集中全局干部職工,劃片到人,分片包干,與各鎮街市場監管所對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的食品安全進行了拉網式排查。

  重點對學校食堂的環境衛生、餐飲具消毒、冷藏冷凍等設施的運轉、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以及食材的質量、索證索票和臺賬登記等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學校嚴格落實校長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下發了《監督意見書》和《責令改正通知書》,歷經一個月時間,對全區15個鎮街的324個食堂進行了全覆蓋檢查,依法出具《監督意見書》71份、《責令改正通知書》14份,對兩所學校進行了立案處罰,切實保障了全區的學校食品安全“開好頭”“起好步”。

  二是剛性約束,提升學校食堂量化等級。南岸區學校(園)食堂量化分級管理從2011年度已全面開展,強化對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監管,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從去年開始,按照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三合一”管理制度的要求實施,落實風險管理等級評定。即日常檢查管理、風險等級管理、量化分級管理合為一體,體現了學校(園)監督檢查的科學性、完整性,有力提升了預防食品安全的風險系數。

  目前,落實三合一檢查機制,覆蓋率達100%。全區學校食堂A、B等級已提升至85%,成良性發展趨勢。

  強化校園周邊整治

  構筑食品安全“防護網”

  為切實保障機構改革過渡期間的監管職責不落空、不掉檔,今年3月,原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區市場監管局,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通知》《關于開展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科室所加強對學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堅決把食品安全事故杜絕在萌芽狀態 。一是抓開學檢查。3月份,出動執法人員1600余人次,采取突擊式、地毯式、點穴式方法,對轄區學校(園)食堂食品開展了大檢查、大督查,增強了各學校(園)食品安全的責任意識、規程意識和底線意識,推動了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高位展開,縱深拓展。二是抓專項檢查。針對成都學校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高度重視,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局和南岸區委和區政府的要求,派出了執法人員1779人次,采取了“校門口辦公、馬路辦公”的方式,聯合城市管理部門對84個中小學、214個幼兒園及校園周邊200米的252家“三小”食品經營者,以“證照、三高食品、奶制品和肉制品”為重點,發現食品安全隱患51處,依法取締占道食品經營戶23戶,沒收不合格食品14.3公斤。三是抓問題治理,快速穩妥處置輿情。四是抓食品抽檢,對學校(園)共抽檢102批次,合格率100%。

  強化重點關鍵環節

  著力構筑食品安全“保障網”

  為做好六一節、端午節等節日及中、高考期間等重點時段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構筑了重點關鍵環節的保障。一是制定專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保障行動領導小組。二是對各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對食品原料索證索票、食品原料購進、食品加工流程、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方面進行全程監管。三是嚴格逐一審查“兩考”期間的菜譜,對容易引發食源性疾病的菜品進行了修訂和調整(如:不制作四季豆、鮮黃花等高風險菜品)。四是對供餐單位食品加工人員身體健康狀況進行適時監控。五是到供餐單位駐點,實行全程監控。13個市場監管所分別抽調人員開展對中、高考考點及周邊餐飲食品安全進行巡查,實行24小時值守,中考期間,局領導班子成員聯系的鎮街,帶隊駐點值守。

  強化社會宣傳培訓

  著力構筑食品安全“共治網”

  南岸區市場監管局把強化社會宣傳和培訓工作作為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知識水平,提升其守法經營意識的重要途徑,作為營造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的有效手段。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培訓工作。一是認真組織集中宣傳活動。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宣傳活動,通過設立咨詢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截至目前,共接受咨詢12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懸掛宣傳標語200幅,展示宣傳展板60幅次。二是強化學習培訓。對轄區餐飲業主和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食品知識培訓工作,今年以來,共組織召開學校周邊餐飲業主食品安全培訓會議90場次,強化對學校及校園周邊餐飲負責人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三是開展教育引導。利用經常性監督檢查和專項監督檢查,對學校及周邊餐飲業主、從業人員面對面的宣傳講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從而提高餐飲業主、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牢固樹立餐飲負責人是餐飲衛生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四是加強對學生健康飲食知識的宣傳普及。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督促開展學校學生健康飲食知識宣傳普及工作,各學校(園)通過為學生授課、發放《食品安全知識讀本》等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今年以來,各學校(園)組織校內食品安全教育課500堂,預防食品安全事故,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五是暢通投訴渠道。將原來的12331并入12315投訴熱線,實行24小時值班,及時受理了學校(園)食品安全投訴。

  南岸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齊琦表示,要把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放在全區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直面問題,更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落實各方主體責任,不能流于形式。特別是一些學校存在對食品安全的具體標準要求知之不多,在落實制度上,執行操作規范上,還有走過場圖形式的現象。比如,收集供貨方的資質不及時、進貨查驗記錄和分類別檔案管理不規范等等,這些都影響了食品安全的精準管理。對基礎條件差,硬件設施堪舊,布局結構還不合理。學校周邊食品還須加強,食品小攤販屢禁不止,整治效果難以維持,“躲貓式”的經營還普遍存在。

  齊琦表示,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任重道遠,要一如既往地履行職責,持續用力,進一步狠抓學習培訓,進一步嚴抓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規范管理,進一步依法嚴肅處罰,進一步推行“明廚亮灶”,把好食品安全的每道防線,確保不發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

分享到:

上一篇:賓陽縣強化食品監管打造食品安全縣
下一篇:成都高新區舉行“國家扶貧日”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