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09:19 瀏覽量:1082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7月16日,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葡萄酒分會理事長王琦作《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分析解讀中國葡萄酒的困局與發展機遇。
中國葡萄酒產業整體情況,2015—2019年五年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特點:
一是近5年國產葡萄酒主要經濟數據下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
二是進口葡萄酒數量再次回落,但前景依然明朗;
三是國產葡萄酒產品品質大幅提升、產區效應開始凸顯;
四是中國葡萄酒產業仍然是地方政府重點扶持產業;
五是葡萄酒行業責任擔當、社會效益突出。
中國葡萄酒產業存在問題:
一是釀酒葡萄栽培效益低,競爭力弱。因生態、土地制度等的約束,加上栽培技術和機械化水平低,造成釀酒葡萄原料栽培成本高,生產效益低,釀酒葡萄原料生產者的利益無法保證。
二是葡萄酒行業文化建設不完善,市場推廣能力弱。我國葡萄酒發展出現斷代且近代工業化葡萄酒發展歷程短,沒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體系和品鑒標準;葡萄酒產區沒有形成統一、正確的產區表達方式,企業缺乏正確的市場定位和產品體系及定位;缺乏與消費者的良好互動;導致市場推廣能力弱。
三是中小企業管理能力弱。葡萄酒中小企業多,且大多屬于新建企業,在企業整體管理方面能力弱,缺乏有效的管理團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四是葡萄酒流通領域存在亂象。主要存在于進口葡萄酒領域,個別從業者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電商和商超等渠道,以次充好、虛標價格、假冒偽劣等手段賺取不當利益,損害消費者利益,危害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是葡萄酒行業凝聚力弱。葡萄酒行業整體凝聚力弱,主要表現在領軍企業沒有很好的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各產區和企業間,沒有形成良好的競合關系。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提出如下建議:
一、繼續倡導產業自信、產品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強葡萄酒文化建設,提升葡萄酒市場終端市場評價能力,構建葡萄酒健康飲用場景和方式,讓葡萄酒成為消費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樹立我國葡萄酒行業的整體形象。
二、推動產區建設和葡萄酒小產區的認定和培育工作,繼續科學優化葡萄酒產業布局,形成原生葡萄酒、冰葡萄酒、起泡、白葡萄酒和優質紅葡萄酒等風景優美、人民富足、社會安定的極具地域風格特征的葡萄酒產區,充分發揮葡萄酒產業自身規律和優勢,將釀酒葡萄種植、鄉村振興、葡萄酒生產和全域旅游有機結合,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三、推動葡萄酒產品結構優化及完善,形成起泡、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冰葡萄酒和特種葡萄酒多樣化發展的產品類型和高檔、中檔葡萄酒和佐餐酒同步發展的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需要為己任。
四、鼓勵各類型企業良性競爭,競合發展,一起做大葡萄酒品類,支持社會資本進入葡萄酒行業產業鏈,在上下游供應鏈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揮作用。
五、倡議行業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為我國葡萄酒行業持續健康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編者點評:
中國葡萄酒已具備良好發展基礎,國內龐大的消費群體,一定會推動助力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大發展。面臨發展中的困難是暫時中,更加需要酒業人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做好品質的堅守、文化挖掘,加大個性酒莊品牌故事的傳播推廣,讓消費者更多了解葡萄酒產區特點優勢,相信中國葡萄酒的價值。(中國食品報中國酒整理)
上一篇:買肉、做肉、吃肉要注意這八點
下一篇:張掖市標準化養殖促發展 奶產品產銷勢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