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14:44 瀏覽量:2680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網四川報道 畜禽品種資源是一個地方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3月6日,宜賓市畜牧科技推廣中心主任申洪兵研究員,在筠連縣畜牧水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彬俊高級獸醫師陪同下,深入團林苗族鄉杉新村、新陽村、沐愛鎮金溪村調研了筠連烏骨雞、筠連黃牛品種資源情況。
在團林苗族鄉人民政府會議室,申洪兵研究員聽取了團林苗族鄉鄉長王永才對全鄉畜禽品種資源利用和保護情況介紹:全鄉以筠連縣金利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團林白羽烏雞為主發展筠連烏骨雞產業,現有筠連烏骨雞11.8萬只,分布全鄉6個村,毗鄰的高坪苗族鄉、聯合苗族鄉、大雪山鎮、蒿壩鎮也有分布。在杉新村金利公司繁育場,與正在開展“雙千”工作調研的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劉偉進行了溝通,肯定了金利公司采取保種選育和商品開發(籬垣里筠連椒麻雞)同步進行的做法,希望筠連縣進一步重視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和利用,抓緊對接科研院校做好種質資源研究等基礎工作,爭取筠連黃牛獨立川南山地牛、筠連烏骨雞獨立四川山地烏骨雞,“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在種業方面出臺眾多政策予以扶持,全市也不例外,希望筠連縣抓住機會。
團林苗族鄉新陽村6組(梨坪組)是個少數民族組(全組30戶153人,其中漢族1戶1人、彝族2戶11人、苗族27戶人141人),雖然距離鄉人民政府最遠(15千米),但有飼養本地牛的習慣,此區域非常適合筠連黃牛養殖。申洪兵研究員深入王孝全、熊躍松等家牛圈進行了解,不時對陪同的王永才鄉長、王彬俊副主任講,老百姓養殖筠連黃牛比較慢,但確實保了筠連縣最好的種質資源,建議給筠連黃牛養殖戶給予最大的補助,讓他們感到喂養筠連黃牛也能得到飼喂雜交牛的待遇。團林苗族鄉是全市“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的川南山地牛保種區域,筠連縣人民政府應該盡快發布劃定保種范圍,嚴禁開展雜交改良。
在沐愛鎮金溪村2組黃永群家庭牛場,申洪兵研究員還仔細測定了正月二十(3月3日)下午兩點出生的源自阿根廷的安格斯凍精與西本母牛的雜交牛體尺情況,這個初生重108斤的雜交牛,被申洪兵研究員確定為全市第一頭直接從阿根廷引進凍精誕生的安格斯雜交牛,標志著全市“蜀南黑牛”培育開始起步。筠連黃牛適應性強,母性好,是“蜀南黑牛”培育的最佳母本,建議筠連縣予以重視,讓全縣養牛戶在本地品種(筠連黃牛)選育、利用本地品種(筠連黃牛)培育“蜀南黑牛”等方面,都能獲得最好的效益。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種質資源是科技原始創新、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支撐農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今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提出了“打好種業翻身仗”,希望筠連縣在牛、雞方面,包裝好項目、爭取好項目、實施好項目。(王成 楊理 鄭芳芳 陶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