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 10:17 瀏覽量:1355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日前,由中宣部組織的“新思想引領新征程”行進式采訪團來到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富硒蔬菜產業園采訪。梓山鎮黨委書記江文元說,于都縣于2019年5月底和2020年1月,對茄子、苦瓜、豆角、辣椒、絲瓜、西紅柿、黃瓜、菜豆豆、胡蘿卜等20余種蔬菜進行了含硒量檢測,檢出菜豆、辣椒、絲瓜等3種硒含量相對較高的蔬菜,其中菜豆硒含量達7微克/千克、辣椒硒含量達5微克/千克、絲瓜硒含量達4微克/千克。“根據檢測結果,于都縣在梓山、黃麟、橋頭、段屋、羅江、禾豐、嶺背、銀坑、車溪等鄉鎮打造了9個贛州市富硒蔬菜產業基地,其中梓山、禾豐、銀坑3個已推薦為贛州市富硒示范基地。”
農村婦女成為致富帶頭人
在于都縣梓山萬畝富硒蔬菜產業園南區的大棚內,郭月華正在熟練地修剪絲瓜秧苗。據介紹,目前,大棚以種植絲瓜為主,年產絲瓜約130噸,產值可達50萬元。通過梓山大棚的示范帶動,園區周邊越來越多的農戶投入到蔬菜產業發展的熱潮中。
郭月華是于都縣梓山鎮崗腦村一名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她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逐漸成長為崗腦村的致富帶頭人。
郭月華正在熟練地修剪絲瓜秧苗
2016年底鎮里開始發展蔬菜產業,為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郭月華把自己耕種的土地全部流轉給蔬菜基地。沒有了地耕種,郭月華也閑不下來,她通過幫扶干部在蔬菜基地找到了工作,她在蔬菜大棚里做小工,每天在蔬菜大棚工作7—8小時,收入每天70—80元,回到家里還要干家務,其每年在大棚蔬菜務工收入2萬余元。她轉變觀念,勤勞好學,經常參加縣、鄉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班,哪里有農業技術培訓班,哪里就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在蔬菜基地務工的同時也經常向蔬菜基地的技術員請教技術,郭月華在蔬菜基地務工的3年時間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還學到了蔬菜種植技術。
看到富硒蔬菜的商機,2019年底,郭月華與家人商量后決定自己創業種植大棚蔬菜,她找到鄉村干部要求自己來承包大棚種植蔬菜,她投資五六萬元承包起了蔬菜基地兩個大棚,種植富硒絲瓜26畝,她利用在蔬菜基地務工時學到的技術自己種起了大棚蔬菜。
這半年來,郭月華經常泡在蔬菜大棚里手把手指導工人種植富硒絲瓜,現在她承包的兩個大棚長期雇用了七、八名勞動力務工,帶動他們年增收萬元。如今郭月華種植的大棚富硒絲瓜已經多次摘果,摘果五、六萬斤,富硒絲瓜銷往全國各地。郭月華種植的富硒絲瓜已增收五、六萬元,預計全年可增收十余萬元。“家里安裝了空調,購買了小汽車,孫子孫女也送到了城里讀書。今后,要擴大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和種植的蔬菜品種,帶動更多的農民增產增收,讓大家都富裕起來。”
1990年出生的黎文是江西贛州市人,雖然不是于都本地人,但卻是在于都靠發展蔬菜創業成功的典型。黎文介紹,2011開始從事蔬菜種植管理。2018年,他了解到于都縣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于是決定憑借自己大學專業特長在于都創業。目前他管理種植大棚蔬菜30畝,年銷售收入40萬元左右,純收入25萬—30萬元。
創新生產模式走品牌發展路線
于都縣發改委主任丁文萍表示,縣委通過專家調研和市場分析,出臺了一個全面的富硒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該縣以萬畝蔬菜基地為龍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模式,構建起緊密的利益聯結共同體,細化產業分工,進一步提升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產業回報率,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通過引進技術和服務能力強的蔬菜龍頭企業,成立家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引導職業菜農抱團發展。同時,出臺引進培育職業菜農的若干措施,引進有專業種植經驗的市外家庭型職業菜農,通過他們的傳幫帶,培育壯大本土職業菜農隊伍。
為引領生產方式從傳統走向現代,于都縣堅定推進設施蔬菜發展,制定設施蔬菜建設規范,科學選址、標準建園,開發推廣了符合贛南氣候的豎式頂放風新棚型,蔬菜種植、管理和產出水平大幅提升。于都縣引進了中化農業、中糧、贛糧等大型國企,從技術到銷售為當地富硒產業提供一條龍服務。每年設立3億元的蔬菜產業發展資金,支持設施升級改造。在郭月華承包的兩個蔬菜大棚里,智能化監控設備和遮陰網、二拱膜等先進設施,一應俱全。
贛南科學院科技示范大棚負責人楊杰介紹說,可以通過試種,讓農戶看,讓老百姓眼見為實,當地村民很快成為種植富硒蔬菜的行家里手。設施技術有技術員傳幫帶,成熟季節有龍頭企業負責收購外運,富硒蔬菜大棚成了當地老百姓的搖錢樹。在富硒產業的帶動下,2020年4月,于都縣徹底脫貧。
據了解,2020年末,于都縣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達109個,總面積4.5萬畝。全縣以種植于都絲瓜、辣椒、茄子、苦瓜、豆角等長茬作物為主導品種,全縣蔬菜播種面積22萬畝,年產蔬菜45萬噸,綜合產值達30億元。建成了梓山萬畝蔬菜產業園1個,禾豐、段屋、車溪、銀坑千畝蔬菜產業園4個。各鄉鎮集中連片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達300畝以上,于都縣實現鄉鎮規模蔬菜基地達300畝以上的全覆蓋。帶動全縣約110余家農業合作社發展蔬菜產業,帶動基本菜農經營主體約2000個(戶),幫助約兩萬余戶居民通過勞動就業、土地流轉、承包大棚等方式增收,帶動約8000余人通過發展蔬菜產業人均增收約17200元。于都縣打造了于都絲瓜、于都辣椒等多個知名度較高的蔬菜品牌,產品遠銷上海、長沙、武漢、深圳、廣州等國內城市乃至中歐市場。目前,于都縣已被列為贛州市“贛南富硒蔬菜產業核”的核心區,富硒蔬菜產業逐步成型,于都富硒蔬菜品牌知名度愈發響亮。蔬菜產業已成為于都農業名副其實的首位產業。
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表示,接下來,于都將重點打造中國“于都硒”品牌,在蔬菜、大米、油茶、臍橙(等方面)全面開花,和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讓老百姓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