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張海華委員:建立合理的商品糧調出補償機制

2022-03-07 10:57   瀏覽量:15875     來源:中國食品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以食為天。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這一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鞏固拓展。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本報訊(記者高偉)守住18億畝耕地是黨中央、國務院設定的紅線,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底線。黑龍江省全力做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糧食生產連年豐收,2021年總產量1573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1.5%,連續十一年居全國首位。黑龍江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步伐。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工商聯主席、總商會會長張海華把關注點集中在產糧大省黑龍江如何享受更多國家補償機制上。張海華介紹,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2.18億畝,占全省耕地面積2.39億畝的91.21%,是全國糧食播種面積最高的省份,比第2名的河南高出30%以上。黑龍江省2.39億畝耕地面積中,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66億畝,占全國的10.77%,居全國第一位。2022年,預計全省糧食種植面積將穩定在2.18億畝以上。

  近年來,在農資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與糧食價格相對穩定的雙重擠壓下,農民種糧收益呈下滑趨勢。從經濟效益上看,經濟作物效益是糧食作物的3倍左右,黑龍江省糧食生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作物發展,進而制約了農業整體效益的提升。張海華表示,黑龍江的農民收入增速呈下滑趨勢。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20年,全省農村居民收入由2011年的7590.7元增長到2020年的16168元,年均增速達到8.76%。但從各省農民收入排名看,2011年居全國第10位,2019年下滑至第19位。從收入絕對值上看,2011年黑龍江省農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73元,2020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63元。受到種糧收益、種糧風險和勞動力外流等多重因素影響,棄農經商、半工半農、專業農民老齡化等問題逐步凸顯,農民出現了應付性種糧、種糧積極性不高的趨勢。2021年,黑龍江省玉米和水稻價格小幅下降,導致農民對種糧收益的預期值進一步降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下滑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中農辦在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建立合理的商品糧調出補償機制,既促進糧食主產區提高種糧積極性,也推動糧食主銷區更加重視糧食生產,有效促進工業反哺農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張海華建議,一是從國家層面建立補償機制。可以由國家設立專項補償資金,或由國家協調確定糧食主銷區對糧食主產區補償機制,即每年根據上一年各省糧食產量、銷量、品種、品質,綜合衡量并確定補償標準,由國家或糧食主銷區省份按照調出商品糧品種和數量,對糧食主產區省份給予補償。二是補償資金專款專用。補償資金主要用于主產區省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補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種糧積極性,讓糧食主產區群眾更好分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成果。

分享到:

上一篇:蔡金釵委員:讓特色營養健康食品走向世界舞臺
下一篇:宋純鵬委員:在糧食核心產區創建“國家種業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