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0:58 瀏覽量:29419 來源:中國食品報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本報訊 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圍繞植物提取產業鏈的發展提出多條建議,包括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走出去”等。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十四五”規劃中要求,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求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明確了我國科技創新的重點和方向。
“科技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動力。”盧慶國表示,目前國際上科技創新成果大部分來自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推動落實,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企業也迫切希望國家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在科技平臺建設、科技項目承擔、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讓企業“唱主角”,這對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增強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為此,盧慶國建議,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申報指南編制過程中,切實關注企業關鍵技術需求,注重從各行業企業征集技術課題,并納入指南規劃。在項目分配方面向企業傾斜,提高企業牽頭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的比例,體現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除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外,在盧慶國看來,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核心所在。“多年來,我國通過多種途徑轉化科技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情況并不樂觀。”盧慶國表示,希望國家科技部門加大對中試平臺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在國家實驗室等平臺建設的條件中,突出中試條件的占比權重;在科技項目設置上,單列中試平臺基地建設為支持對象,支持中試平臺基地建設,助推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