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1:55 瀏覽量:17895 來源:中國食品報
4月1日起,北京《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將正式開始實施?!兑幏丁芬?,打包好的食品容器應封蓋或封口;應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等密封方式,封簽、外包裝袋口在開啟后應無法復原。在配送過程中,不應打開食品外包裝,發生食品污染應終止配送。
如今距離《規范》實施已不足一個月,調查發現,北京地區外賣封簽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在一處外賣取餐點,桃源煲仔飯、隆江豬腳飯、賀泰生等部分餐廳的外賣袋沒有進行封簽處理,僅是簡單將外賣袋打結??系禄赓u袋開口處貼著印有肯德基字樣的膠帶和封簽。麥當勞的外賣紙袋開口處被折疊后貼上了封簽與訂單信息,封簽上印有餐廳聯系方式與二維碼。老鄉雞、華萊士、金百萬等外賣均是使用訂書釘進行封口。另外,還有部分商家將封口處貼上透明膠帶或者餐盒纏上多層保鮮膜。
從消費端來看,超一半的消費者收到的外賣沒有被封簽。根據北京商報發起的“你收到的外賣有封簽嗎?”的投票來看,57%的消費者收到的外賣未被封簽。也有消費者反映,“并不了解封簽的概念,收到的外賣有的是使用訂書釘封口,有的是裹著多層保鮮膜”。
近年來,外賣餐飲廣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外賣餐飲行業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外賣餐飲虛擬性、跨地域性等特點,使得消費者也面臨著食品安全隱患。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武漢一消費者叫外賣購買了7個菜品,其中6個被偷換。同時,外賣被“加料”等情況也時有發生。
對于“外賣封簽”這一舉措,大部分網友表示支持。有網友認為,外賣封簽是一種多贏,“有了封簽,外賣出現問題,可以明確責任”。消費者下單、商家落“鎖”、騎手護送,各負其責,出了問題誰來負責一目了然。
事實上,已經有地方率先為外賣封簽立規矩。3月1日,《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正式實施,其中就提到,將“浙江外賣在線”數字化改革成果上升為法規制度,規定網絡餐飲經營者在經營者信息頁面顯著位置以視頻形式公開食品加工現場,平臺經營者應當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同時明確,網絡餐飲經營者應當對配送食品使用封簽封口,未封口或者封簽損壞的,配送員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有權拒絕簽收。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指出,外賣封簽是必然趨勢。外賣餐品沒有封裝時,頻繁出現外賣員擅自打開等事件,已有許多商家與平臺主動采取封簽的做法。食品安全囊括了原料采購、加工、外賣運輸等多個環節,若中途缺少相應的監控和保障措施,消費者便會承擔一定風險。使用“外賣封簽”能夠從某種程度上降低風險,提升更多消費者對于外賣的信任度。
(郭繽璐 張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