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13:40 瀏覽量:17049 來源:中國食品報
當前,全球經貿產業格局面臨調整,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大幕正在開啟。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布的《數字平臺助力中小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數字化國際供應鏈時代正加速到來。近年來,全球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到2025年中國跨境電商B2B市場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中小企業投身跨境電商經營多國市場,正成為供應鏈的主力軍,成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政策紅利促市場蓬勃發展
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張茉楠分析指出,蓬勃發展的市場離不開國家宏觀政策紅利以及業態模式創新。
張茉楠表示,“從外部來看,近些年來我們與新西蘭、巴西、意大利等國家建立了多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實際上也是從周邊地區的跨境電商擴展到全球更多的地區;絲路電商也成為‘一帶一路’、中國外貿重要的發展引擎。特別是1月RCEP正式生效,RCEP當中有關亞太經貿一體化的政策設置,比如說原產地規則、無紙化貿易,包括電子認證與簽名,都對我們促進亞太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發揮了重要的整合作用。”
貿易數字化推動了貿易便利化,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降低了國際貿易成本,數字賦能重振全球貿易增長,線上出口成主要趨勢。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跨境B2B(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模式快速發展,并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主體。從全球市場來看,2020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萬億美元左右,預計2020年至2027年的復合增速可達17.5%,約占全球電子商務交易的80%左右。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與供應鏈遭遇嚴重沖擊,但跨境B2B卻呈現逆勢增長,預計至2025年,全球將有近八成的B2B交易轉向線上。
“在跨境電商的結構方面,近年來出現一個重要變化,全球跨境電商的主體越來越凸顯出從B2C轉向B2B的特點。”張茉楠表示,從中國的市場角度看,我國面臨著巨大的B2B市場增長動能。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B2B市場規模約占整體跨境電商市場的72.8%,其中跨境進口占28.9%,跨境出口約占71.1%,跨境出口B2B電商市場規模超3萬億元。預計2021年—2025年,中國B2B跨境電商市場將會以25%的復合年均增速增長到13.9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中國供應鏈展現穩定競爭力
疫情之下,許多海外國家和地區本土供應鏈出現斷裂,買家不得不通過互聯網尋求新的消費和采購渠道,不少高質量國貨借此在全球舞臺上脫穎而出。國內出現海運集裝箱“一柜難求”的局面,正是多個行業出口訂單火爆、銷售旺盛,導致供不應求的結果。中國供應鏈展現出穩定的競爭力,給全球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帶來了希望之光。而跨境電商平臺,也讓海外買家可以快速找到來自中國有保障的貨品供給,建立新的商業關系。
借助數字平臺,中小企業投身跨境電商經營多國市場,正成為B2B跨境供應鏈的中堅力量。在傳統國際貿易中,商品、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之間。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貿易以及國際分工的門檻被降低,中小企業不但可以利用跨境電商平臺或數字平臺將產品銷往更廣闊的市場,還能夠借平臺進行跨境采購,為全球買家提供多樣化的“本地制造”和定制服務,成為全球供應鏈競爭的重要參與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王一鳴表示,當前,數字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一代數字化智能技術,集成外貿供應鏈各環節數據,提升中小企業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生產能力,實現數字化外貿營銷,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中小企業運行效率和價值水平,最終形成了新業態驅動、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供應鏈體系,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形成了數字驅動的新型供應鏈和價值鏈。
“這種數字化供應鏈構建了傳統的垂直一體化的全球分工體系,改變了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生態,可以說數字化供應鏈平臺體現了新科技革命下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王一鳴說。
數字化國際供應鏈創新是關鍵
近年來,在政策驅動、需求驅動與供應鏈驅動的牽引下,我國中小企業參與國際供應鏈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報告指出,由于跨境供應鏈環節中仍存在諸多瓶頸與堵點,大大增加了中小企業貿易成本,阻礙了全球普惠貿易進一步拓展。同時,中小企業跨境國際供應鏈小單化、多頻次的交易特點給各國海關和政府監管帶來一系列挑戰,要求各國政府加強合作,對基于跨境支付、監管程序、跨境物流等整個產業鏈上的各環節進行整體創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光耀說:“全球化之下,數字經濟是跨國的運作,特別是體現在大型的平臺、大型的電子商務,其運行是全球性布局、跨國界運營的。有一種法律的、規則的保護對我們所有從事數字經濟運營的企業家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如何處理發展和安全的問題,如何平衡隱私保護和數據的跨境流動的問題,需要通過規則的制定來推進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秩序的建立。”
優質貨源和國際供應鏈履約交付是跨境電商進口中面臨的最關鍵、也是最有挑戰的環節。只有對供應鏈具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和管控能力的服務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報告顯示,得益于國家宏觀政策紅利以及業態模式的創新,一批數字平臺通過不斷完善數字化跨境服務貿易與全鏈路跨境供應鏈體系,支持中國貿易數字化,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供應鏈一體化綜合服務,推動更多中小企業融入全球普惠貿易,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同時,助力中國制造出口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向價值鏈上游攀升,為增強中小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效率與韌性發揮重要作用。報告指出,作為一種由經濟全球化和數字變革催生的新模式,數字化國際供應鏈將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節點,以及推動貿易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力,需要更多的戰略指引與政策支持。
專家建議,應著力拓展數字國際供應鏈海內外戰略布局,加大中小企業融入數字供應鏈體系的政策支撐,加緊制定持續優化數字國際供應鏈的政策體系,積極引領形成全球數字供應鏈與經貿規則新框架。
(高娜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