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2018年全國早稻產量2859萬噸 比去年減產128萬噸

2018-08-25 10:51   瀏覽量:2385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記者陳煒偉)國家統計局24日發布數據,2018年全國早稻產量為2859萬噸,比2017年減產128萬噸,下降4.3%。

  其中,早稻播種面積為479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350千公頃,下降6.8%;每公頃產量5967公斤,比上年增加157公斤,增長2.7%。

  “今年早稻播種面積和產量雖然有所減少,但這是主動調整種植結構的結果,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成果,是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的表現。”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首席統計師侯銳說,2018年早稻產量雖然有所減少,但由于早稻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比重較低,加之稻谷庫存較多,對國家糧食供給影響十分有限。

  侯銳分析,早稻播種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農民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由于早稻單產低,品質較差,價格也比中稻低,加之“雙搶”勞動強度大,導致農民種植早稻的積極性不強,部分農戶選擇“雙季稻改單季稻”或“水田改旱田”,改種大豆等作物。二是早稻播種移栽期間,廣東、廣西降雨量比正常年景偏少,氣溫偏高,灌溉條件偏差,插秧用水不足,局部地區將早稻田改為中稻或其他作物。三是部分地區休耕輪作面積增加,減少早稻種植。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認為,盡管今年夏糧和早稻略有減產,但從監測情況看,玉米長勢總體要好于上年,加之有好的政策,不斷增強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的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推進的農業改革創新,我國糧食生產仍將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面總體良好。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分享到:

上一篇:美團點評通過上市聆訊 將于9月初IPO路演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蔬菜、雞蛋等價格或將震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