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0:16 瀏覽量:19389 來源:中國食品報
11月10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江蘇省昆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昆山)國際咖啡產業大會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咖啡與飲品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昆山舉辦。此次大會以“世界咖啡 中國質造”為主題,立足中國咖啡生產與消費,面向世界咖啡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構建咖啡經濟融入中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來自國內外咖啡行業的100余家企業、機構,近3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就咖啡產業發展現狀、原料供應、終端銷售及未來行業發展走勢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咖啡與飲品專業委員會揭牌成立,標志著我國咖啡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咖啡產業持續擴容升級
目前,中國有3億多人的咖啡消費者,咖啡飲品成為許多年輕人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選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咖啡店數量達到7857家,成為全球咖啡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咖啡飲品消費規模也呈快速發展態勢。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箎在會議致辭時,就中國咖啡產業的發展淵源、現狀及其未來行業發展走勢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因其健康的產品賣點和時尚文化特征,正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沈箎認為,作為新興的咖啡飲品大國,中國的咖啡飲品消費近年持續快速增長,咖啡飲品產業不斷擴容升級,呈現出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
在沈箎看來,中國咖啡飲品產業的快速成長得益于雙重動力,一是消費需求、市場容量的持續擴大;二是國際與國內緊密協作,全球化的生產采購、全國化的咖啡產業鏈布局。隨著中國咖啡消費崛起,全球咖啡產業鏈、供應鏈在中國市場加速交匯,產學研、科工貿各種要素充分融合,推動中國咖啡產業鏈水平和供應鏈效率不斷提升。
中國食協咖啡與飲品專委會首屆會長翁杰瑞表示,專委會成立后,將以咖啡與飲品兩大食品產業為主要工作領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從原料種植、生產、流通、市場、消費、文化等各個環節,研究咖啡與飲品行業的產業特點,聚焦熱點、難點問題,交流探討行業發展思路,引導市場,引領消費。從產業鏈源頭提升產品品質,制定出更符合中國特色、中國風味的產業體系。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和城鄉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各類飲品的消費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目前,中國咖啡產業亟需以國際化視野與世界展開對話、交流合作。咖啡與飲品專委會的成立,將從宏觀層面對產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指導行業合理布局,深度挖掘產業價值,對產業發展創新品牌、有序良性發展、形成具有中國優良特色的咖啡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緊抓國內消費量激增機遇
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也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業內人士表示,希望相關企業緊緊抓住國內消費量激增這一機遇,主動創新經營方式,進行產業鏈升級。同時,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強化新產品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與會企業代表、專家認為,推動咖啡產業發展,行業需要在以下方面著力:一是持續做好消費品專項行動工作,積極推動適應消費升級和消費結構變化,豐富咖啡產品品種,創新優化產品供給,加快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應用推廣,強化質量追溯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增強品牌培育意識,創新營銷發展方式,提升咖啡產品附加值和軟實力。
二是密切產業鏈利益連接機制,進一步建立和鞏固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機制,讓農民深度融入生產加工鏈條,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分享更多加工增值收益。
三要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依托強大的國內市場,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加強消費數據采集和整合分析,充分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緊跟消費變化趨勢,提升產品與消費需求的匹配度。同時,要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要素資源,深度融入全球咖啡產業鏈。
近年來,我國咖啡及其制品的進口情況及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又是怎樣呢?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相關人士就此問題,通過視頻的方式同與會嘉賓進行了分享。據初步統計,2019—2021年,我國咖啡及其制品的進口總量為18.8萬噸,貨值達51.6億元人民幣。從產品分類上主要包括三種:未烘焙的咖啡豆(生豆)、已烘焙咖啡豆及以速溶咖啡等產品為代表的咖啡制品。
2019—2021年我國進口的咖啡及其制品共發現不合格產品64批次。主要不合規原因包括產品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微生物超標等,咖啡生豆里面沒有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從整體來看,進口咖啡和咖啡制品質量安全狀況良好。
就咖啡因的安全性評估及國內外法規管理方面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雍凌表示,目前我國消費者咖啡因平均每日攝入量較低,但P95未成年人(P95是指食物消費量較高,進食比95%的人更多的這一類人群)咖啡因攝入量已超過安全攝入量,而且每個年齡—性別組有個別已超過安全攝入量,提示我國居民咖啡因膳食攝入的健康風險總體處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部分居民咖啡因攝入量較高,應予以關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肯尼亞共和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瑪麗(Mary Muthoni Gichohi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駐華使館副大使德瓦諾·哈吉(Ambassador Dewano Kedir Haji)、巴西聯邦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馬塞羅(Marcelo Baumbach),分別就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巴西的咖啡產業情況,以及與中國的經貿合作進行了介紹和交流。
咖啡的幸福味道
初冬的江蘇昆山,四處彌漫著咖啡的香氣,被譽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咖啡“硅谷”。近年來,昆山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載體建設為支撐,引進了一批生產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的高端食品企業,架構了一條以咖啡產業為主的全新的高端食品產業鏈。
“昆山已經連續18年位居中國百強縣市首位。昆山開發區的龍頭企業,圍繞一粒咖啡豆、一塊巧克力、一根冰淇淋等產業鏈謀轉型、促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的高端食品產業集群。”昆山市市長陳麗艷在致辭時介紹了近年昆山相關食品產業的發展情況。
江蘇省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唐曉東在會上表示,一顆顆小小的咖啡豆,經過種植、采摘、物流、烘焙等多個環節,漂洋過海來到蘇州、來到昆山,匯聚成千億級的產業鏈,這正是當地不斷推動國際經貿往來和投資交流的生動縮影。咖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蘇州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持續深耕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
業界碰撞智慧火花
在咖啡產業大會對話訪談環節,昆山億政咖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翁杰瑞、中原咖啡(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青海、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學強,以及利樂大中華區商務副總裁濮申舜,分別從咖啡產業供應鏈建設、市場增長擴容、品牌塑造、開店理念、食品安全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思維碰撞。
擁有國內最大咖啡烘焙工廠,也是國內及亞太市場的咖啡供應商,擁有全自動生豆前處理技術設備,并取得中國第一個LEED v4 鉑金認證的昆山億政咖啡有限公司,能為客戶提供哪些方面的高價值呢?
該公司執行董事翁杰瑞介紹,“公司能為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且穩定的產品價格,在華東和華南皆設有專業的咖啡烘焙廠,公司完善的追溯系統,可準確追溯到每一箱產品。”
在濮申舜看來,利樂公司在食品行業已深耕多年,對咖啡這個賽道非常關注,從消費者到零售商、生產商、品牌商,整個閉環過程是可持續發展的。今后將從守住底線、助推增量這兩個維度,助力咖啡產業生態健康發展。“在公司未來規劃當中將有兩個主要發展方向,一是預包裝咖啡類飲品,從包裝設計、風味、顧客體驗,綜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程度。”李青海認為,未來中國的咖啡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章學強介紹,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已建立了多個平臺,目前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名下IP品牌活動,圍繞咖啡產業生態圈,為這個生態圈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一個借力發展的平臺。
無論哪個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各方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咖啡與飲品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毋庸置疑就是聚集行業資源,為行業搭建專業優質平臺,凝心聚力,共同推動中國咖啡與飲品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助力這個賽道上的眾多企業跑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