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16:58 瀏覽量:25001 來源:中國食品網
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在第22章的稅號為2208.9020的中文列目下,對應的白酒名稱英文是:Chinese Baijiu,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事件,從此中國白酒有了自己的國際名字。
中國白酒(Chinese Baijiu)與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 和金酒(Gin)一起并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按照2022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白酒工業術語》(GB/T15109-2021)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GB/T 17204-2021)兩項新修訂的國家標準,“中國白酒”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麩曲、酶制劑及酵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蒸餾酒。如果含有食品添加劑或者原料以薯類為主或者配料中出現食用酒精,都不能稱為白酒,而應該歸入“配制酒”類,稱為“調香白酒”,與白酒明顯區分開來。也就是說,生產日期為2022年6月1日以后的,標簽標注是“白酒”的酒水,一定是100%純糧食酒。蒸餾酒的定義是經發酵、蒸餾、勾兌而成的飲料酒。新規要求,白酒均是以純“糧谷”釀造,“糧谷”指谷物和豆類的原糧和成品糧,谷物包括稻谷、小麥、玉米、高粱、大麥、青稞等。固態法白酒中不得使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可以使用食用酒精,但必須是谷物食用釀造酒精,不得添加其他原料發酵食用酒精(如薯類)和食品添加劑。
中國白酒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餾酒,因為生態稀缺,工藝獨特,文化厚重,成分復雜,功能奇妙。著名微生物學家、江南大學徐巖教授說,中國白酒代表了世界東方釀造最高水平,“國際上說白酒是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將微生物用于釀酒的國家之一。與世界其他蒸餾酒相比,中國白酒酒體中的風味物質不僅種類多,還具有獨特性,“目前已知白酒中的風味物質組分在1500種以上,遠高于其他任何蒸餾酒。”1500多種微量組分主要有醇類、有機酸類、酯類、萜類、吡嗪類等。國際上其他的蒸餾酒如白蘭地、威士忌和朗姆酒都采用液態發酵、壺式蒸餾、橡木桶貯存,伏特加酒采用的是食用酒精的生產工藝,而金酒則是將發酵蒸餾得到的食用酒基加入杜松子配以芳香性植物進行提香。這些蒸餾酒中獨特的風味物質主要來自后續的貯存、浸提工序,是從植物原料、貯存容器中通過浸漬萃取得到的。徐巖教授指出,中國白酒釀造體系的獨特性、品質優勢是國際上純種液態發酵工藝難以達到的,中國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也是世界上其他蒸餾酒望塵莫及的。例如,有機酸類、雜環類化合物和酚類化合物含量非常豐富,適量飲用白酒可以減輕人體心臟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加速血液循環,調節改善體內新陳代謝。白酒中的萜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痛、促消化、防癌抗癌等生物功能,目前白酒中能檢測到的萜類化合物超過80種。在醬香型白酒中,吡嗪類化合物的種類和含量是所有白酒中最豐富、含量最高的,具有增加腦血管的血流量等功效。徐巖教授認為,中國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健康功效仍然是世界科學難題,隨著研究的深入,神秘面紗將逐步被揭開,白酒生產技術將朝著強化有益微生物、減控有害微生物方向發展,從而使白酒生產成為一個可控的過程。
中國白酒絕不等同于酒精(乙醇),除了98%(體積比)的乙醇和水外,還有2%(體積比)的復雜成分、風味物質,正是這2%的物質的協同性和耦合性決定了白酒的神奇作用,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品位與特性。據有關文獻報道,中國白酒中有3500多種有機成分,其中有1000多種成分是其他食品所沒有的而對于人體又非常有益。因此可以說,中國白酒是世界食品的奇物,除了過敏性人群,適量飲酒有利于健康,但過量飲酒肯定有害。酒精(乙醇)對人體肯定有害,但白酒對健康主要是有益。中國白酒是文化,第一屬性是社交性,交朋友,談友誼,第二屬性是味美、健康,第三是提神、愉悅。
那么,許多人會問,中國白酒這么好,外國人為什么不接受?我們的回答是,話語體系無法對接,國際傳播能力不夠。中國白酒陷于“有理說不出、有話道不明、有聲傳不開、傳開聲不響”的尷尬境地。“中國白酒很精彩”卻“講不好故事”,“中國白酒很健康”卻“講不出道理”。中國白酒不被外國接受,有人說是味道問題,老外口味不習慣;也有人說是價格太高,老外很節約,很理性,不亂花錢。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根本原因是思維方式不同,話語體系不同,老外聽不懂中國人在講什么,一頭霧水。在酒水宣傳上,我們講的是哲學,老外講的是科學,我們講宏觀,老外講微觀,我們講感覺,老外講數據,我們講模糊性,老外講精準性,兩套話語體系不對接、不同頻,無法相互理解。比如,我們說,醬香白酒具有醇厚、典雅、細膩、酒體豐滿、空杯留香的特點,老外不知所云。我們自豪地說,濃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老外不斷搖頭,一臉茫然。老外最后說,這些是詩歌語言,不是科學術語。中國品酒大師一般使用“色、香、味、格”或者用甜、酸、苦、辛、咸、澀、奇等品鑒白酒,但沒有具體數據,也沒有生產的指標體系,溫度、濕度、壓力、土壤成分、原料來源、堆積密度、酒曲微生物名字、生產者學歷年齡職稱等都沒有準確數據,因此中國白酒不是工業化的標準產品,老外不敢接受。中國人很熟悉的“綿長”“醇香”“回甘”“濃郁”等,老外要求拿出分析的化學成分數據,我們沒有。
在白酒的海外宣傳推銷上,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折騰外國消費者,把他們當成了“中國人”,一廂情愿、“單相思”特征突出,結果費力不討好,勞民傷財。很多與中國多年打交道的老外懂得起,凡是我們在海外的白酒宣傳推銷活動,只要邀請他們都會積極踴躍參加,因為白吃白喝,免費拿禮物,幫助熱鬧場面,配合做新聞報道,讓中國朋友回國好交賬,照相OK、愉快表情,舉大指姆都干,說點客氣話、表揚話都可以,但無法真正成交。
著名白酒專家、四川大學教授胡永松先生說得好,我們連什么是“中國白酒”都沒有說清楚,什么是“白酒文化”都沒有定義,就開始大鬧天宮,怎么可能成功。中國白酒在海外還沒有破題,沒有上路,無法測量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只能自娛自樂。使命光榮,任重道遠,才是實話。
老外的葡萄酒、啤酒,化學成分、生產工藝、廠家、數據等都很清楚,并且具有可重復性、檢測性,還可以追溯源頭。中國白酒目前還是詩歌、哲學、“中醫”。盡管有數千年歷史,但沒有工業化標準,不叫工業產品,只能叫實驗品。每一批次都不同,因為不同勾調師經歷、背景、身心不同,味覺不同,或者每天天氣、交通、家庭矛盾、孩子上學、老人生病等個人狀態都會影響酒的質量與味道。中國菜特別是川菜也是哲學、藝術,無法定量化、標準化生產,“少許”“微火”“適量”“一把”“慢燒”“幾粒”,究竟是多少?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同一原材料,每個廚師做出菜的質量和味道都不同。同一位廚師、同一道菜,每天的味道也有差異,有些老外無法接受這種隨意性,他們很死板、很僵化、很無趣。工業品必須精準化、科學化,國際上才認可。沒有定量的標準化數據,沒有工業誤差范圍,中國白酒只能在“能理解、能包容、能通融”的華人華僑圈內行走,很難國際化,很難真正被外國消費者全面接受。著名學者、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談到,麥當勞能走遍世界,源于工業化生產,食品一定要和工業化結合,工業化的基礎是標準化。麥當勞是工業化生產,是標準化。比起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的食品工業特別是白酒產業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不要怕講問題,也不要怕講差距。問題就是增長潛力,差距就是增長空間,食品工業從業者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食品需求而努力。汾酒對此有很好的探索,成為中國最嚴白酒標準的制定者,是“第一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白酒品牌。四川的五糧液、老窖、舍得等也在對標對表國際化、標準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白酒的出路在于“五個回歸”——回歸科學、回歸文明、回歸健康、回歸真情、回歸法治,這樣才能領到世界入場券,目前只能在場外旁聽,連“預科生”都不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但是技術,而不是科學,因為沒有清晰概念、基本原理、作用機理的透徹說明,很難繼續深化,最后被外國人拿去發揚光大,白酒也有這個風險。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多領域和產業,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尚處于工業化初期或者中期階段,生物工程特別是微生物工程更突出。
從根本上說,中國白酒的國際困境在于中國的思維方式,過去一直不重視基礎研究,只重視實用技術,很多產業始終停留在碰運氣、試手藝、搞仿制階段,很難走遠、走深、走高、走強、走大。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運用,白酒工業的生產、營銷和傳播模式,也隨之發生巨變,企業將擁有“虛擬空間+現實”的兩面性,將通過“虛擬場景+賦能場景”實現虛擬營銷;企業將由“人工智能+區塊鏈+5G6G+機器人+疾速物流體系”組成,把產品快速送達各地,對于消費場景和消費者形成巨大沖擊。中國白酒的國家標準和地方、企業標準,主要規定了某些成分不能超過多少,而沒有指明酒體中還有哪些成分、具體是什么、含量是多少、功效是什么,因此不是工業化的產品標準。白酒質量的優劣,目前還是依靠人的感官鑒定,通過眼、鼻、舌三方面的感覺來判斷酒體,經驗成分太多。
中國白酒是中國原創的有根的產業,最能代表中國元素走向世界,要努力增強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當今國際輿論場是西強我弱,主動正面宣傳中國白酒的外國媒體很少。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白酒的對外傳播,首先是“傳播好中華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二是“講述好中國白酒故事;三是采取國外“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四是“增信釋疑、擴大朋友圈”;五是加大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產、檢測、勾調、營銷等方面的應用。中國白酒要搭建華人華僑的橋梁和圈層,以海外中國餐館為基地,不斷拓展境外市場,逐漸突破國際化困境,以中國式現代化途徑走向世界。
李后強: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3年4月12日寫于第108屆春季全國糖酒食品交易會開幕式)
上一篇:張裕A2022年實現營收逾39億元 逆風前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下一篇:第三屆郎酒莊園三品節亮點紛呈 龍馬狼精神彰顯價值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