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09:41 瀏覽量:11929 來源:中國食品網
7月3日至4日,根據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申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四川有限公司推薦,經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管理辦公室批準,成都海關技術中心組成專家組,對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申請的“都江堰獼猴桃”生態原產地產品延期保護進行了現場評審。此次評審工作由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生態原產地專家劉育禾擔任評審組長、由成都海關技術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家帥培強、成都海關技術中心青白江分部主任、高級農藝師王成華、成都海關技術中心高級農藝師楊益芬擔任評審員,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工作,都江堰市農業農村局農質科胡斌、鄧美等全程參加了此次現場評審會。
都江堰獼猴桃種植基地
評審專家組召開現場評審會
生態原產地產品是指產品生產周期中,符合綠色、低碳、節能、循環要求、并具有原產地特征與特性的良好生態型產品。本次評審專家組嚴格按照《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管理辦法》、《生態原產地產品評審通則》和《生態原產地產品評審技術規范》等文件要求,深入申報產品原產地,對其所在地的地質地貌、生態、綜合指標實施評審,同時對都江堰獼猴桃品種來源、種植、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質量管理體系、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社會責任、可追溯體系等環節進行了現場審核和綜合評審,一致同意申報產品符合標準要求,予以推薦。
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成立于1998年,是由都江堰域內從事獼猴桃種植、加工、營銷、管理的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與獼猴桃科技推廣人員等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協會現有四川依頓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都青牛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都江堰市華鑫獼猴桃合作社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會員單位139個,擁有種植基地10萬余畝。目前,都江堰獼猴桃鮮果產量已達10萬余噸,年出口亞洲、歐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達5千余噸,綜合產值18.3億元。
評審組專家評審都江堰獼猴桃種植基地
都江堰獼猴桃的歷史淵源,據《灌縣志》記載,獼猴桃加工在都江堰市有1000多年歷史,1981年都江堰率先成功引種海沃特獼猴桃,成為全國最早人工栽培獼猴桃的地區。都江堰市是國際獼猴桃專家公認的獼猴桃最佳生態區,都江堰市地處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形特點。氣候類型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243毫米,年日照時數1045小時,空氣濕度85%以上,無霜期269天。與成都市其它區市縣相比,氣候特點為“三低一多一少”即水溫低、氣溫低、土溫低、雨水多、日照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它水果生長較差,唯獨獼猴桃生長良好,受都江堰生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資源保護區的影響,都江堰獨特的生態環境保存良好,不僅造就了都江堰獼猴桃獨特的自然風味,也保證了都江堰獼猴桃果實的生態、安全品質。
都江堰獼猴桃果實圓柱形或短圓柱形,平均單果重70-135g,果形端正,肉質細嫩化渣、汁多,酸甜適度,風味濃郁。紅肉品種(紅陽)果皮綠色或綠褐色,無毛,果肉橫截面呈放射狀紅色,中部果肉呈黃綠色或綠色;綠肉品種(海沃德)果皮褐色或綠褐色,被硬褐色絨毛,不易脫落,果肉綠色,產品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
評審組專家評審實驗室
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不斷探索新模式,引領獼猴桃產業創新發展。在技術層面上,為防治病蟲害,以物理防治為主,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開拓“避雨栽培”技術,避免獼猴桃受雨水的侵蝕,控制潰瘍病效果顯著;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套種馬鈴薯種植,同時為避免馬鈴薯播種、采收時傷及獼猴桃的根系,影響獼猴桃的生長,創新應用了“秸稈覆蓋免耕直播”技術。在銷售層面上,加大了與國企郵政快遞的大力合作,積極參與各類電商節,增加網絡銷售渠道。全力聚焦產品的營銷化升級,為都江堰獼猴桃打通從田間種植到市場消費的最后一公里。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將持續抓好科技團隊建設,為獼猴桃產業向高端發展提供專業支撐和人才保障。
評審組專家現場審核都江堰獼猴桃產品展示室
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加強品牌建設,利用平臺優勢對生鮮件進行優先中轉、優先派送,助力都江堰獼猴桃產業升級、品牌升級、營銷升級。截至2021年,獼猴桃的品牌價值達到27.43億元,在獼猴桃產業發展上,都江堰市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打通了從種植溯源、花粉加工、貯藏運輸、果品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強化品牌質量,繼續統一品牌包裝,全力打造“都江堰獼猴桃”區域公共品牌。支持企業品牌建設,以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為試點,完善獼猴桃質量追溯體系和追溯信息平臺,實施獼猴桃質量追溯和上市準入制度,構建“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基地溯源”協同發展的品牌體系,以保護知識產權和生態建設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都江堰獼猴桃生產加工車間
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在1998年獲成都市十佳協會,2006和2008年成為四川省百強協會,2007年“都江堰獼猴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8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上海世博會推薦果品”、“2009成都市民最喜愛的成都味道品牌”、“2010年十大市民最喜愛的成都品牌”、2010年全國先進協會等榮譽稱號、2013年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優秀協會”、2015年“四川省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2016成都市最受消費者歡迎十大優質農產品品牌”、“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2017年創建國家級獼猴桃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2020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2022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示范農產”、“2022年度成都市農業技術示范應用先進單位”、“2022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年度市場競爭力品牌”等榮譽。目前,都江堰市已成為四川省獼猴桃產業牽頭縣,是全國第一個通過EUREPGAP(歐洲良好農業操作規范)和CHINAGAP(中國良好農業操作規范)“雙認證”的地區,先后被評為“中國獼猴桃無公害科技創新示范市”、“中國綠色生態獼猴桃之鄉”。在浙江大學CAD中國農業 品牌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農業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中,2022年2月,“都江堰獼猴桃”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截至目前,“都江堰獼猴桃”是成都市唯一獲得“兩部委雙認證”的地理標志農產品。
都江堰獼猴桃產品展示圖
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首創“農業融資信用保證保險”的全國先河;與螞蟻金服合作實施的“農村惠普金融”項目,為3772戶農戶提供2.38億元貸款,推動了鄉村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了以行業協會牽頭、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種植大戶一體化模式。截至目前,協會吸納會員155個,帶動農戶2.5萬戶,解決了近萬人就業問題。
嚴守生態紅線,錨固綠色底線,都江堰市以“林長制”為抓手,持續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修復,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全面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品牌帶動產業,以產業助推龍頭企業發展,以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都江堰獼猴桃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有特色的產品。(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員部張倩供稿)
上一篇:食品工業系列報道(13):食品包裝材料聚焦綠色安全 助力消費服務提升
下一篇:食品工業系列報道(14):食品機械行業進入升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