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08:56 瀏覽量:21466 來源:中國食品網
蘇東平,葡萄酒知名專家,現任煙臺科技學院副校長兼國際葡萄酒商學院院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煙臺科技學院作為地方高校賦能煙臺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學校專門創建了葡萄酒學院,全校21000名學生都普選葡萄酒文化,打造了從“普選文化到專業學習、到校內實踐、到企業實習”“四位一體”并重推進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的培養。學校還為產區進行“卡脖子”技術源點的研發。
2011年創建葡萄酒學院至今,立足煙臺開啟葡萄酒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探索與研究之路,一直致力于葡萄酒與旅游產業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與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創新與實踐。主持山東省葡萄酒產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教改工程,實現了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人才培養,獲山東省教育廳重點教改課題。發起成立葡萄酒與旅游產業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聯盟。
依托該聯盟,進一步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加大應用技術研究,突出成果轉化,提高產業支撐能力,主持了煙臺產區釀酒葡萄抗病性品種選育與典型性研究和蓬萊小產區海岸葡萄酒風土特征研究、煙臺產區發展水果蒸餾白蘭地的優勢及應用研究、陳年紅葡萄酒脫硫后蒸餾為白蘭地產品的可行性研究、金色時代海藏酒文化推廣、參編煙臺產區葡萄酒課程等。
參與了中國酒莊分級管理團體標準起草與制定,解決了中國酒莊分級此前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這一卡脖子的技術難題。主編教材2部,參編主編教材6部,參編標準2項,獲批專利6項。牽頭搭建多個產教融合平臺,包括:國際合作1個,國家級3個,省級3個,市級6個,產區教研實訓基地32個。
為煙臺市葡萄酒企業、旅游企業和社會各界做葡萄酒文化旅游的相關培訓4800余人次,被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授予山東省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組織14屆葡萄酒品酒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和鑒定工作,連續3年的煙臺市“金藍領”葡萄酒品酒師培訓考試工作,為煙臺市培養、產生國家級評委15位、一二三級品酒師2000余人。組織技術交流培訓30余次;組織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不同層級的品酒師職業技能競賽6次,產生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省技術能手1名,市五一勞動獎章2名,青年技術能手9名,金牌品酒師42名。
連續兩年榮獲地市服務產區貢獻獎,連續兩年獲省 “轉方式、調結構”突出貢獻獎。被煙臺市總工會授予“蘇東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獲2021年度“仙境工匠”、“建功標兵”、被蓬萊區委區政府授予建國70年來“蓬萊產區突出貢獻人物”等榮譽。
2022年4月,煙臺市總工會印發《關于命名第五屆“煙臺(大)工匠”、第二屆煙臺市全員創新企業、煙臺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通報》,煙臺科技學院蘇東平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煙臺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在2023國際葡萄酒文化論壇期間,與專家一起分享中外葡萄酒文化
蘇東平創新工作室領軍人物是蘇東平,自成立以來,創新工作室緊扣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煙臺市“葡萄酒+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實現了“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融合,為行業培養了一批“小工匠”與“工匠人才”。
煙臺科技學院國際葡萄酒商學院(葡萄酒現代產業學院),最早源于2011年蘇東平教授創建成立的蓬萊葡萄酒學院。為扎根煙臺、輻射全國、聯動國際的 “葡萄酒+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增效賦能,學院立足煙臺葡萄酒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優勢與特色,致力于搭建“政、企、校、協”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和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合作平臺。2023年,葡萄酒學院更名為“國際葡萄酒商學院”,并聯合煙臺張裕、中糧長城、中信國安、君頂酒莊、國賓酒莊等知名上市公司和酒莊共同創建了葡萄酒現代產業學院。
作為國際葡萄酒商學院院長,蘇東平介紹,學院聚焦中國葡萄酒產業鏈薄弱點和科技、文化、旅游等多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學院經過13年的“跨專業、跨學科、跨院系、跨高校、跨區域”先行性變革、探索和實踐,在“雙師型師資團隊、多元化課程體系、混合式授課模式”等運作團隊、運作模式、運作機制的不斷打磨、錘煉下,“產學研協政”平臺聯動效應獲得充分驗證,育人成效顯著,已具備了良好的優秀人才培養示范表率效應。
學院以“一園一館一盟三基地”葡萄酒文化旅游產教融合“生態圈”建設為依托,先后承辦省、市級以上葡萄酒職業技能競賽10項,開展葡萄酒文化旅游培訓達5000人次以上;已連續組織十七屆葡萄酒品酒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和山東省“金藍領”品酒師職業資格培訓,為葡萄酒行業培養國家級評委15位、國家級品酒師近2000名,煙臺市金牌品酒師42名、市五一勞動獎章2 名、市青年技術能手9名。
學院先后與中糧長城、張裕、君頂等葡萄酒企業校企合作,發起的“煙臺葡萄酒與旅游產業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聯盟”;學院先后獲批“中國高校葡萄酒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官方合作單位”、“山東省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山東省葡萄酒文化產業基地”、“山東省葡萄酒品酒師與果露酒釀造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單位”、“煙臺市蘇東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國際、省市級平臺9個,為煙臺市政府、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務保障。
國際葡萄酒商學院(葡萄酒現代產業學院),主動服務葡萄酒特色主導產業,著力打造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企業參與的“一園一館一盟三基地”葡萄酒文化旅游產教融合生態圈。目前,學校已構建國際性、國家級實踐平臺各1個,省級實踐平臺4個,市級實踐平臺6個,著力打造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企業參與的“一園一館一盟三基地”。
“一園”,即建設葡萄酒文化特色校園。學校打造葡萄長廊和葡萄酒文化展示長廊,開設了葡萄酒文化通識課,蘇東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研發了〝煙科元年”“6699”等具有中國文化內涵,具有產區特點的學校定制葡萄酒產品系列,校園葡萄酒文化氛圍濃厚。
“一館”,即建設中外葡萄酒文化主題圖書館。學校匯聚圖書資源,立體化、多角度宣傳、普及、闡釋葡萄酒文化,并由校內延伸至校外,將此圖書館打造成為服務產業的信息資源集散平臺。
“一盟”,即組建葡萄酒與旅游產業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聯盟。依托該聯盟,學校加大應用技術研究、突出成果轉化、提高產業支撐能力,成為中國高校葡萄酒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國際葡萄酒(中國)大獎賽官方合作單位、全省品酒師與果露酒釀造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單位,與多家企業簽訂了產學研校企合作。學校參與編制了《中國酒莊分級管理》團體標準,該標準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三基地”,即建設葡萄酒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葡萄酒文化研學旅游基地、葡萄酒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煙臺科技學院格魯吉亞葡萄酒文化館、《中國葡萄與葡萄酒詩詞》翻譯編輯工程也正式啟動。其中,煙臺科技學院格魯吉亞葡萄酒文化館,占地面積269平方米,將集中展示格魯吉亞葡萄酒發展歷史、格魯吉亞西亞文化特色、陶缶實物與葡萄酒釀造工藝、格魯吉亞葡萄酒文化體驗等。煙臺科技學院借“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搭建格魯吉亞葡萄酒文化館,旨在推動中國和格魯吉亞在葡萄酒文化、旅游交流、經貿投資等領域深化合作,是搭建中國與格魯吉亞葡萄酒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由國際葡萄酒文化研究中心啟動的《中國葡萄與葡萄酒詩詞》翻譯編輯工程,旨在從文化的視角,讓世界更多熱愛葡萄酒的人們,從珍珠般的中國葡萄酒詩詞中體味古老中國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在綿綿詩意中舒緩心靈,放飛夢想,珍惜當下,憧憬未來,攜手共建“天地人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人類美好家園。(葉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