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15:29 瀏覽量:1527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日常的體檢中,不少人都檢查出過“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患上脂肪肝確實和飲食有很大關系,查出脂肪肝應該如何調整飲食?對于普通人又該如何通過飲食,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多項研究證明,經常吃這幾類食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脂肪肝的概率。
近日,《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類黃酮食物有一系列健康益處,如抗氧化、抗炎等特性,還有助于心臟代謝健康和認知功能改善。此外,攝入更多富含類黃酮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肝臟脂肪、肝臟炎癥性病變風險。與類黃酮食物攝入量最少的人相比,攝入量最高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降低19%。
這項研究涉及的類黃酮食物包括茶(紅茶和綠茶)、蘋果、漿果、葡萄、甜椒、洋蔥、黑巧克力、橙子、葡萄柚。研究納入了超過12萬名參與者,他們年齡在40—69歲之間。在平均10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現了1081人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通過對他們飲食中不同食物分析發現,與攝入量最少的人相比,攝入大量蘋果和茶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較低,分別降低22%、14%;攝入大量蘋果、茶和黑巧克力的人肝臟脂肪含量較低;攝入大量茶和甜椒的人肝臟炎癥性病變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還發現,較高的茶和咖啡攝入量均與較低的脂肪肝風險、肝臟脂肪相關,但只有茶攝入量與較低的肝臟炎癥性病變相關,表明飲茶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對肝臟炎癥有額外的影響。
除了飲食上可以多攝入一些類黃酮食物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了很多逆轉脂肪肝的方法。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今年刊發在《細胞代謝》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17點后到第二天上午7點不再吃任何食物后,測試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降低了,肝臟脂肪變性指數、甘油三酯水平、體重指數也降低了,有效改善了脂肪肝。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院士、李華婷教授等研究人員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也指出,多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減輕脂肪肝,并降低與肝損傷、炎癥相關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抗性淀粉是一種難消化淀粉,存在于青香蕉、全谷物、土豆、紅薯、豆類和全麥等天然食物中。雖然它不能被人體直接消化,但卻可以被結腸中的微生物菌群發酵,對代謝有積極的影響。
此外,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營養素》雜志刊發的一篇研究顯示,日常食用四季豆可以有效減輕小鼠的肥胖、血脂和血糖,并改善胰島素抵抗和肝功能標志物,從而減輕脂肪肝。
(來源:健康時報)
上一篇:推動特醫食品發展需要“特殊”發力
下一篇:香港下調烈酒關稅 白酒“出海”或將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