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11:38 瀏覽量:29784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本網訊(記者 劉菁)10月29日,《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調研報告2018》在中國(陽信)舉辦的“2018中國生物質清潔取暖高峰論壇”期間發布。
該報告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爐具網編制,立足對東北、華北、西北等北方9省市29個區縣60余個村1000余戶農村居民及部分企業的調研數據,內容主要基于農村“燃料適配爐具”領跑者產品用戶調研及用戶端污染物排放抽樣監測,對農村居民使用的多種采暖方式進行了客觀分析,對配套政策施行效果予以總結梳理,全面闡釋了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現狀。
《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調研報告2018》發布現場
專家介紹,推進實施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農村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F在,北方陸續進入采暖期,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正在為推進實施農村清潔取暖犯愁,報告發布很及時。該報告結合行業協會多年實踐經驗,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列舉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農村清潔取暖技術路徑及應用案例,為各地即將開展的農村清潔取暖提供了參考與支撐。
推進實施北方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目前沒有成熟模式可循,各地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開展一些項目試點示范。在政策驅使及污染治理等多重壓力下,一些地方政府倉促推進,政策變來變去,甚至“朝令夕改”,實施的項目“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種模式行不通,換一種模式再試,不僅造成財政損失和資源浪費,也讓用戶用得不踏實。農村取暖到底該怎么辦?
專家指出,目前從國家到地方雖然出臺政策較多,但是真正精準惠及北方廣大農村地區的政策措施較少,農村取暖處于“輿論高地、政策洼地”。城鎮的清潔取暖模式難以復制到農村,實現農村清潔取暖變革,首先應厘清農村采暖的現實情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精準施策,不應簡單跟風效仿,盲目推進實施。
實現農村清潔取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能源或熱源設備替代,應充分考慮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統籌考慮經濟條件、能源可及、房屋保溫、環境容量、用戶習慣等現實情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生物質則生物質、宜建筑節能則保溫改造,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調研結果表明,經濟性是影響農村清潔取暖的首要因素。因此,專家建議,推進實施農村清潔取暖,應切合實際,立足資源稟賦提質增效,做到“用戶可接受、政府可支撐、應用可持續”。基于農村當前經濟能力、房屋結構、技術可行性、取暖效果等,燃料適配爐具仍是實現農村清潔取暖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各地應加大推廣應用。(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