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15:54 瀏覽量:18528 來源:中時電子報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大陸原本為了報復美國祭出關稅制裁,7月對美國部分農產品課徵25%關稅,導致陸企面臨大豆短缺危機,只能轉向其他國家進口,巴西大豆首當其衝,近期更是傳出,陸將持續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擴大美國農民的損失。就有部分農民表示,明年將部分農地轉種玉米,無疑是讓玉米種植量重新奪回霸主地位。
近30年來,玉米一直是美國農民種植首選,然而自從大陸市場開放以來,大陸企業對大豆的需求逐年提高,美國農地的大豆種植量更是在今年首度超過玉米種植量,成為美國農業霸主,然而,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農業生態也受到撼動,因此產生變化。
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去年進口 9550 萬公噸的大豆,這些大豆主要是用來作為豬雞等家畜的高蛋白飼料,而其中有1/3都來自美國,直到中國大陸今年7月對美國部分農產品課徵25%關稅。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過去7周所外銷到大陸的大豆量,遠遠不及去年秋天銷陸1周的數量,大豆期貨的價格在過去6個月也走跌近20%。
據《鉅亨網》報導,由于大豆價格走低,部分農民考慮選擇種植玉米,明尼蘇達農民 Joel Schreurs指出,若中美貿易戰沒有緩和跡象出現,加上聯邦政府停止補助,他將會把30%種植大豆的農地,轉種植玉米。除了轉種植玉米之外,還有部分農民也有機會選擇將土地轉種植小麥。(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