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11:41 瀏覽量:10572 來源:澎湃新聞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與中國貝因美緣分已盡?從澎湃新聞記者得到的恒天然方面的回復看,目前作出這一結論,為時尚早。
11月12日新西蘭媒體RadioNZ報道,恒天然董事長約翰·莫亨那(John Monaghan)稱已啟動對恒天然資產和運營的相關審查,并確定了3項資產可能出售,其中包括在中國投資的貝因美相關產業。
11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系到恒天然方面,得到的回復是,恒天然為了提升集團的業績,正在重新復核所有的投資、主要資產和合作關系。這其中包括對貝因美的復核,以確保這項投資仍能滿足集團當下的需求,但是現在對這項復核的結果做出評論,還為時過早。
貝因美總部位于中國浙江杭州,其經營范圍是:開發、銷售兒童食品、營養食品,并提供相關咨詢等服務,預包裝食品、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批發兼零售。
9月13日,恒天然發布2018財年(截至7月31日)業績報告及2019財年展望。根據報告顯示,恒天然合作社集團在2018財年稅后凈虧損1.96億新西蘭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9.02億新西蘭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資產負債率從去年的44.3%上升至48.4%,資本回報率從8.3%降至6.3%。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邁爾斯·赫里爾(Miles Hurrell)稱,合作社的業績表現必須得到改善。赫里爾稱,除了經仲裁向達能支付2.32億新西蘭元,以及對貝因美投資減值的4.39億新西蘭元外,盈利表現不佳還受到黃油價格下降、原奶收購價上升和部分業務運營費用增加的原因。
2017年,恒天然和達能就2013年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在新加坡達成仲裁結果,恒天然向達能支付賠償款。
赫里爾說:“達能賠款與貝因美投資減值合計占我們資產負債率增幅的3.2%。但即便將此忽略,我們的業績表現仍然不如去年。”
根據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570.SZ)2015年3月發布的公告顯示,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向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以每股18元的價格,收購204504000股,總計近人民幣35億元。收購后,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成為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占18.82%。
但經過三年多的合作,雙方的合作貌似走到了分叉路口。據新京報2018年1月報道,在貝因美2017年業績再度預計巨虧和股價大跌之下,引發恒天然和貝因美不合傳聞。
根據今年4月26日貝因美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顯示,貝因美2017年營業收入26.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下降3.7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0.6億,虧損同比增加35.4%。目前貝因美面臨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ST因美,證券代碼:002570.SZ)。
根據恒天然9月13日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恒天然董事會和管理層已出臺業務評估計劃。恒天然將重新評估所有投資,主要資產和合作伙伴關系,以確保它們今天仍然滿足合作社的需求。這將涉及到徹底分析它們是否能夠直接支持恒天然的業務戰略,是否達到投資回報目標,以及它是否可以在未來兩三年內擴大規模并增加價值。其中,包括了對貝因美的投資進行戰略復核。(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