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09:57 瀏覽量:11504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近日,泉州海關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對澳門地區入境旅客攜帶物檢疫查驗中,截獲1.16公斤的蘋果,發現其中1個蘋果有疑似真菌病害癥狀。經泉州海關動植檢實驗室分離培養、分子生物學鑒定,并經上海海關技術中心復核,確認該病菌為檢疫性真菌-蘋果殼色單隔孢潰瘍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這是福建口岸首次截獲該檢疫性真菌。
蘋果殼色單隔孢潰瘍病菌是我國新修訂的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之一,目前在我國無分布。目前該病菌主要分布于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新西蘭、保加利亞等國家。其病菌寄主廣,分生孢子可通過風雨或者蟲媒進行傳播,并隨寄主植物的莖、枝條、葉、苗木及果實的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引起枝干的潰瘍、干枯、流膠等癥狀,最后導致樹木萎蔫枯死,可危害蘋果、梨、桃、葡萄、櫟樹、柏樹等多種經濟植物,涉及11科、18屬植物。而福建是我國重要的梨、桃、葡萄等經濟作物產區,由于此病菌危害性較大、適生性較強、分布較廣泛,一旦傳入,將會對全省農林業和果業生產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為此,泉州海關已按規定將該批蘋果進行高溫銷毀處理,確保國門安全。
上一篇:“掛羊頭賣豬肉”如何處罰?
下一篇:六安市食藥監局:2批次食用農產品樣品抽檢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