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14:22 瀏覽量:2288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18年新生兒人口數量同比減少200萬。但對于奶粉行業來說,影響有限。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答記者問時提到:“2018年中國不僅人口在正增長,出生人口數量也是比較大的,1523萬人,這個數據還是很可觀的。現在人口的結構變化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所以,不必過度解讀。”
事實上,雖然相比2017年直降200萬人,但1523萬新生兒人口數量,在全球范圍都是最多的,這也是為何中國市場是諸多外資奶粉企業最大市場、海外最大市場的主要原因。
目前沒有聽到任何一家外資奶粉大品牌2018年銷售額同比銳減的新聞,惠氏仍然位居奶粉全行業老大地位,達能業績雖然第三季度出了點問題,但全年整體業績仍然在增長,雅培、美贊臣、美素佳兒,都在發力,短期沒有看到掉隊的跡象。新生兒人口數量的短期調整,并不會瞬間改變中國市場在外資奶粉企業全球市場陣營中的位置;與此同時,面對飛鶴、君樂寶等國產奶粉的崛起和沖擊,外資奶粉不得不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加大投入,守住一二線、下沉三四線。
2018年是奶粉配方注冊制落地的第一年,一個工廠最多保留3個品牌,境內境外所有工廠如果全部申報配方注冊,意味著市場上頂多保留600個品牌左右。相比以往幾千個品牌,新政落地后,品牌數量也是驟降,降幅比新生兒數量降幅大多了。新生兒數量減少了200萬,但奶粉品牌數量減少了上千個,品牌退出空出來的市場份額被保留品牌瓜分,對于目前市場已注冊的品牌而言,他們的市場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擴張了。
飛鶴、君樂寶、佳貝艾特等品牌均提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他們業績增長的部分,要么是從外資或國產品牌搶來的,要么是從其他未注冊品牌那里搶來的市場份額。2018年是新政落地首年,更是洗牌年,這一年,該搶的市場都搶得差不多了,但格局遠未定型,2019年會有一大批已注冊中小品牌熬不下去,他們不得不投奔大企業、有實力的品牌名下。
2018年,眾多奶粉品牌換新升級,紛紛推出更具營養的新配方,還有有機奶粉,就是在瞄準消費需求升級,給寶寶提供更好更營養的口糧。時至今日,中國奶粉市場確實也到了由量到質的階段,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品質都將是消費者選擇購買的核心理由。(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