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成都: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 進一步優化消費市場環境

2019-04-17 11:21   瀏覽量:2899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葉青)4月16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召開,這是自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組建以來,成都市場監管系統召開的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總結回顧了2018年全市市場監管工作,對2019年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2018年,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營商環境得到不斷優化。

  “多證合一”“證照分離”“一網通辦”“政銀合作”等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4萬余戶、同比增長12.8%;在全國創新開展“特種設備使用許可智能辦證”試點,辦證效率不斷提升;食品藥品審批改革持續深化,完成49個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在全國復制上海模式的十個試點自貿區中位居第一;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取得突破,郫都區在全國率先實現知識產權“一個部門管理、一支隊伍執法、一個大廳服務”,全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超過200家、居中西部第一,全市新增注冊商標6.7萬余件,有效注冊商標累計34.7萬余件。

  深入推進競爭執法工作,競爭環境不斷優化

  公平競爭深入推進競爭執法工作,競爭環境不斷優化。公平競爭審查有序推進,價格監管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成效明顯,處理價格咨詢投訴舉報近1.1萬余件、群眾滿意率達100%,查辦傳銷案件39件,端掉傳銷窩點467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培育知識產權示范園區15個、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和優勢單位700余家,查辦專利行政案件突破1000件、較2017年增長130%,查辦商標違法案件397件。

  持續加強市場監管,消費環境穩中向好

  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評定試點,實施食品全鏈條抽檢5.2萬批次,針對疫苗、保健食品、中藥飲片、“五毛食品”等重點領域加強執法整治,全市查辦食藥違法案件5600余件,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以“百日安全攻堅”行動等為抓手加強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抽查檢測特種設備6800余臺,排查整治隱患1400余起,打擊非法違法行為42起,整治違規違章行為33起,加快建立電梯維保企業“黑名單”制度;針對重點工業產品、重要消費品開展質量監督抽查2510批次、風險監測524批次,檢查危化品、電線電纜等重點產品生產企業136家,組織開展集貿市場、加油(氣)站重點領域計量專項檢查;組織開展以“凈市場、護民生、促發展”為主題的“紅盾春雷行動2018”,全市查辦案件2200余件,組織在全市開展“質檢利劍”、有機產品認證等專項執法整治,全市查辦質量違法案件834件,以互聯網平臺為重點開展重點領域廣告專項整治,查處違法案件665件,獲評“全國廣告監管工作表現突出單位”;開展“放心舒心消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培育示范單位100家,全年12315辦理舉報投訴近12萬余件,消費者滿意率達96.7%。

  深入推進質量提升,品質成都建設成效明顯

  成都市出臺《成都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牽頭推動區(市)縣、市級部門制定專項提升計劃,基本形成“1+N”質量提升體系;質量品牌建設取得突破,我市1家組織、1名個人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正獎,位居全國第一。成都市人民政府榮獲首次設立的中國質量獎“城市政府”獎項,成為全國三個獲獎城市之一;深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培育,目前產品總數達46個、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標準化試點示范成效明顯,開展全國首個國家級樓宇經濟標準化試點,社區綜合減災標準獲批國家標準立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成都市制定出臺《服務民營經濟工作二十條措施》《關于支持服務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培育社會企業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全市新登記民營企業18萬余戶、新經濟市場主體4萬余戶,較2017年分別增長27.27%、22.5%;搭建服務平臺,建成國家南亞標準化研究中心,建成運行全省唯一具有金融牌照的“成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打造“科創通”一站式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全市建成廣告企業服務平臺16個;解決企業困難,開展“工商進萬企問計放管服”活動,走訪企業3100余戶,解決企業反映問題1100余件。

  持續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監管水平不斷提升

  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兩庫一清單”基本建立,持續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1.6萬余戶,撤銷騙取設立登記500余戶,清理吊銷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5萬余戶,整治無證無照企業1.7萬余戶,全市企業年報率達到92.25%;建成“成都市市場主體智慧監管平臺”,率先在成都自貿區投入運行;建成“成都市96933電梯困人應急救援服務平臺”,實現電梯困人救援、安全分析、維保監管“三位一體”;建成覆蓋原材料到加工消費全過程的餐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已將5000家餐飲企業納入實時監管;推廣藥品零售環節電子處方試點,6900余家藥品零售單位開具電子處方達1700余萬張,超額完成民生目標。

  2019年,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提出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任務。

  一是全面助推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擴大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深化并聯審批、證照聯辦、政銀合作,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積極開展企業登記實名認證試點,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簡易注銷登記制度;優化市場監管政務服務水平,全面推進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所有涉企事項網上可辦率提高至95%以上,辦理時限壓縮30%以上;精準施策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積極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確保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今年凈增長20萬戶。

  二是努力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全面推進市場監管理念、體制機制和手段方式現代化,全力推行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礎、以智慧監管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取向的新型監管機制,盡快建立起我市大市場、大監管的市場監管新格局。對新興生產力探索實行“容錯期”制度,通過行政提示、行政約談等柔性監管方式,賦予企業自我糾錯的機會;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三張清單”制度,依法編制從輕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處罰事項清單和不予處罰事項清單,完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制度。深入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強化企業信息披露、自我聲明和信用承諾,實現“陽光監管”。完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和信用修復制度,進一步優化聯合懲戒機制。強化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推進日常檢查“雙隨機”方式全覆蓋,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三是構建更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健全公開平等的政策體系,全面清理有悖于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對新出臺的政策全面嚴格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不斷強化競爭執法工作,嚴厲打擊混淆仿冒、虛假宣傳、商業賄賂、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堅決制止和糾正公用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特別是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協調和聯系市級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綜合運用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多種渠道,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合力。

  四是全力抓好安全監管責任落地落實。市場監管部門的首要職責就是保障安全,包括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抓好食品抽檢監測,持續推進溯源管理,推進餐飲服務單位“五級”量化分級改革;強化藥品藥械和化妝品安全監管,加強藥械化安全性監測,在藥品零售環節開展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互聯網+智慧監管”試點,探索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加強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壓力容器等八大類特種設備安全抽查和隱患治理,加快建設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用好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手段,突出抓好以鋼鐵建材、成品油、化肥等為重點的工業品質量安全監管,扎實開展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針對玩具、文具、校服等產品突出問題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開展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采集試點。

  五是進一步優化消費市場環境。把市政府2019年工作報告提出的“聚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一要求落到實處,大力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深入推進消費環境創建活動,優化拓展12315信息化平臺,將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五條熱線”統一整合為12315熱線;完善消費維權工作機制,健全消費品生產、運輸、銷售、消費全鏈條可追溯機制,完善銀行、證券、保險及其他金融或金融相關行業,以及電信、快遞、教育等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消費爭議處理和監管執法合作機制;系統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加強基層消協組織建設,強化消協履職保障。

  六是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化“品質成都”建設,大力提升“成都制造”“成都創造”“成都服務”品質。要提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為統攬,推動成都市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成都運營中心等建設,堅持知識產權與產業經濟深度融合,搭建更具效能的“成都品牌”宣傳營銷平臺;要大力扶持新經濟發展,推動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及時根據新經濟發展情況優化新版新經濟行業分類,完善新經濟企業主體數據庫;要積極培育社會企業發展,搭建社會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認證社企監管服務機制,促進和服務社會企業創設、運行和發展壯大;要科學指導廣告產業發展,圍繞“三城三都”建設,大力扶持培育廣告產業龍頭企業,拓展成都國家廣告產業園區產業規模。

分享到:

上一篇:四川省科協第九次代表大會開幕 科技助力四川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貝因美將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