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16:52 瀏覽量:13344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最近,山東棗莊市薛城區政法委聯合市場監管、公安、教育、衛生、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利用一周時間,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共檢查食品單位107家,責令36家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整改,清理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流動攤販83戶。
這次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行動,旨在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規范校園周邊食品店、餐飲店、食品攤點的經營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提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為確保這次綜合治理行動扎實有效,區市場監管局制發了2019年薛城區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區政法、市監、教育、公安、衛生、綜合行政執法、各鎮街負責人參加的綜合治理工作會議,部署任務,明確目標、工作機制、責任分工,形成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
治理行動中,各部門聯合實施檢查,對校內食堂、配餐單位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打擊無證無照、超范圍經營及銷售過期變質、“三無”、“五毛”等假冒偽劣食品行為。行動中,督促校園周邊食飲餐飲及食品經營者定期參加食品安全培訓和健康檢查,提高經營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同時,開展對學校師生、社區群眾的宣傳教育,努力營造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濃厚氛圍。
這次行動,共檢查學校10處,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36家、學生小飯桌(托管)21家、食品攤點35個。檢查發現,多數鎮街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加強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分別組織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相關部門開展了學校食堂季度檢查,及時消除校園食品安全隱患,對符合條件的學生小飯桌(托管)納入小餐飲監管范圍, 實行食品留樣備查制度,督促從業人員落實健康查體制度,持有效健康證件經營。被查學校能較好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成立管理機構,開展月度自查。學校食堂基本做到亮證經營且證照有效,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建立相關管理制度,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食品加工流程及過程控制總體上符合餐飲服務操作規范。校園周邊絕大數餐飲店、學生小飯桌(托管)持證照經營,配備清洗消毒設施設備。
這次治理行動發現了一些問題。學校方面存在食品留樣不規范、餐飲具消毒和衛生保潔不夠到位、落實食品原輔材料采購驗證和索證索票制度不夠嚴格、環境設施未達到餐飲服務要求;實行集體配餐的學校落實食品安全職責不到位;部分學校食堂廚房環境衛生有臟亂現象; 有的學校在生活飲用水及傳染病防控方面存在問題。校園周邊食品攤位方面,大部分鎮街尚未公布和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或指定路段、規定經營時段供攤販經營,校園門口存在食品經營流動攤販,食品店有店外經營現象;有的學校門前無“護學崗”指揮疏導交通,以護衛學生上下學時交通安全。校園周邊超市、副食品店普遍存在未亮證照經營或亮證照不規范,進貨票證不完善且管理混亂,存在店外經營、食品攤販未辦理《登記卡》、未在劃定區域經營、銷售“五毛”食品和過期食品問題。校外托管方面,大部分中小學生校外托管機構地點不合理、配套設施不齊全、師資力量薄弱、管理不到位問題,存在食品、消防及治安等安全隱患。
治理行動后,有關部門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學校要加強管理,落實校長主體責任,筑牢學校食品安全防線。二是改進方式,切實做好后續整改工作。備查單位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改進和完善相關程序和制度,務必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監督被查單位的整改,全力保障食品安全;鎮街要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或指定經營路段,確定經營時段并向社會公布。三是各相關部門加強巡查排查,取締無證照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四是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力度,提高師生和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查處違法案件,曝光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食品經營單位及從業人員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營造知法守法氛圍。(孟凡云 毛軍 陳冠名)
上一篇:江西省食品安全形勢穩定
下一篇:江陰查處36起假冒偽劣保健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