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4:35 瀏覽量:1093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記者 張繼敏 通訊員 談翩翩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黃川鎮立足當地實際,大力發展草莓種植業,培育草莓品種,實施品牌戰略,健全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增效、富民增收;依托水資源充足優勢,將傳統的稻米種植模式改造成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稻蝦共作”模式,實現了立體、穩產、高效、生態可持續發展,推進特色產業脫貧致富,走實了鄉村振興之路。
小草莓長成億元大產業
黃川鎮是江蘇北部一個農業大鎮,耕地面積6.5萬畝。黃川鎮黨委、鎮政府立足實際,以發展特色農業為主線,以建設草莓種植基地為抓手,以培育草莓品牌為突破口,著力實施品牌戰略,健全產業鏈條,提升草莓產品附加值,實實在在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產業脫貧致富。
草莓立體種植大棚 劉啟發/攝
黃川鎮農技站站長高希英向記者介紹,目前全鎮草莓種植實施“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形成了以新沭村為中心,輻射周邊桃李、家和、前元等16個行政村3萬畝的草莓規模產業經濟帶,年產草莓鮮果5萬余噸,產值達4億多元。以新建好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為例,就有標準化草莓溫室大棚400余棟,帶動從業人員近6000人。鎮里還配套建設了草莓文化主題館、三新科技示范棚、草莓交易市場、脫毒苗繁育基地等,打造了集“草莓育苗、種植、銷售、采摘”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效農業示范區;建設了十里草莓經濟觀光帶,大力發展集旅游觀光、采摘品嘗、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特色農業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綠色發展的道路。
據了解,2011年8月,黃川鎮入選原農業部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作為無公害農產品,2013年,“黃川”牌草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8年,黃川鎮入選農業農村部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單位。為了更好地延伸草莓產業鏈,提升草莓附加值,黃川鎮引進了年產3000噸草莓果酒的“斯佳貝酒莊”和加工草莓醬、冷凍草莓干的連云港福德食品有限公司入駐鎮工業園區,逐步實現草莓種植基地化、產業化、功能化、企業化綠色發展。目前,全鎮從事草莓深加工企業4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14家,小草莓長成億元大產業,成為地方經濟支柱之一。目前,黃川鎮有草莓經紀人2000多名,常年活躍在上海、南京、蘇州等全國大中城市,建立了銷售黃川草莓及其產品銷售渠道,使得草莓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一項新產業。
米香蝦肥盤活經濟效益
黃川鎮是“蘇北的米糧倉”,連續10年來糧食產量保持億斤以上。近年來,該鎮大膽探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技術服務端口靠前,將原長期處于效益低、利用率低的稻米種植模式改造成“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稻蝦共作模式”,實現了立體、穩產、高效、生態可持續發展。目前建成了以陳墩、張橋、新聯、前灣幾個村為中心的多個稻蝦、藕蝦共養基地,實行立體生態種植,每畝較傳統種植能增收約3000元。
黃川鎮“稻蝦共養”面積近5000畝,其稻米外觀晶亮、飽滿、?,?,松柔適中,香糯可口。除了水稻質量高、效益高,米香蝦肥的“稻蝦共作”達到了“用水不費水、用地不占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讓農村美了生態,農民鼓了口袋。
據悉,以黃川鎮本地優質稻米為原材料的江蘇秀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秀收牌”大米產品,被國家農業部門評為綠色食品,“秀收”牌大米被授予江蘇名牌產品稱號。該生產企業還獲得“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
黃川鎮鎮長王建軍充滿希冀地表示:“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按照縣政府2020年工作報告中提出創建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兩品一標’的要求,堅持以基地化培育、產業化提升、市場化推動、品牌化打造的發展思路,延伸農業產業鏈,努力打造拳頭產品,培育特色品牌,做優草莓、稻蝦共作特色產業文章,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統籌推進產業增效,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