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15:32 瀏覽量:10377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4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豆制品、罐頭、酒類、可可及烘焙咖啡產品、冷凍飲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飲料9類食品883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23批次,其中,餐飲食品不合格15批次,酒類不合格5批次,飲料不合格3批次。其中,20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87%;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15批次餐飲食品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
15批次餐飲食品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分別為廣西全州縣永歲鄉繞龍水村委繞龍水村52號蔣炳結自制銷售的“油條(油炸面制品)”,全州縣樂味香早餐店銷售的“油條(油炸面制品)”,北流市李冰現磨豆漿店銷售的“油條”,北流市彭晶晶面包店銷售的“油條”,柳城縣沖脈鎮吳秋玉食品經營攤銷售的“開口棗(油炸面制品)”,柳城縣大埔鎮張立芳飲食攤銷售的“開口棗(油炸面制品)”,隆林晏順利包子店銷售的“油條”,陽朔縣來又來小吃店銷售的“油條”,鹿寨縣自勤小吃店銷售的“油條(油炸面制品)”、“油餅(油炸面制品)”2批次,雁山區鄉樂匯超市銷售的“面扣酥(油炸面制品)”,環江蒙盧餐飲店銷售的“油條”,博白縣寶中寶購物廣場銷售的“油條(油炸面制品)”,靖西市立新油條店銷售的“油條”,靖西市味蕊早餐店銷售的“油條”,不合格項目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超標。
含鋁食品添加劑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完成的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結果,我國日常膳食中的含鋁食品對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不大,但對于長期食用高鋁食品的消費者應予以關注。餐飲食品存在鋁的殘留量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5批次酒類檢出甜味劑不合格
5批次酒類檢出甜味劑不合格,分別為貴港市永盛百匯商貿有限公司、廣西貴港市華隆超市有限公司荷花店銷售的標稱來自廣西貴港東方傳奇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封侯巖葡萄酒”各1批次,靈川縣薇建百貨超市有限公司城南店銷售的標稱來自桂林勁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老三花酒”,不合格項目均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廣西崇左市國寶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來自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8.8%vol金質丹米酒”、“28%vol丹泉丹米酒”各1批次,不合格項目均為三氯蔗糖。
甜味劑(甜蜜素、三氯蔗糖)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酒類樣品存在超范圍使用甜味劑的情況,其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改善產品味道而超范圍使用甜味劑。
3批次飲料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3批次飲料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南丹縣天泉氣站銷售的標稱來自南丹縣幸福泉飲用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幸福泉飲用純凈水”,南丹縣鳳凰山泉水經營部銷售的標稱來自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廠水電后勤服務分公司生產的“九龍甘泉飲用純凈水”,合山市山海清飲用純凈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山海清包裝飲用水”,不合格項目為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規定,銅綠假單胞菌在包裝飲用水中不得檢出。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容器內壁接觸;或者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廣西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桂林、貴港、河池、來賓市市場監管局已督促有關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柳州、桂林、貴港、玉林、百色、河池、來賓、崇左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報道:湖北竹山公安查獲一起非法運輸未經檢疫生豬案
下一篇:中國食品網報道:黑河市市場監管局通江路分局全面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