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 11:16 瀏覽量:2957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山西省高三年級、高校本碩博畢業班、高專高職畢業班日前陸續開學復課,同時將實施校園封閉管理。在這期間,師生的飲食安全問題備受家長及社會關注。為此,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制定《2020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驗收要點》,從貨源渠道、食材貯存、環境衛生、器具消毒等方面編織監管閉環,確保返校師生飲食安全。
在太原第二外國語學校門口,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市場監管局駐校工作人員崔佳斌與該校食堂采購人員一起“接菜”。“票據看一下,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與批號核對一下。”崔佳斌說,進入校園的每批食材都要經過詳細檢查,保證食材供應來源可溯、渠道安全。
“蔬菜農藥殘留是否超標、餐具是否經過嚴格消毒、后廚備餐是否按照規定流程操作......”崔佳斌介紹,每日餐前比較忙碌,需要一樣一樣檢測、一項一項記錄。“早晨還需要對食堂從業人員嚴格晨檢,有咳嗽、發燒、拉肚子等情況,一律不得上崗。”
隨著各級各類學校陸續開學,市場監管、教育、衛健等部門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持續開展檢查、巡查和監督抽檢,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確保開學后師生的食品安全,是市場監管部門現階段的重要任務。
各地亦結合實際,采取多項措施,全力保障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太原市按照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模式和要求開展食堂檢查,對主要食材開展快檢篩查;呂梁市要求各學校食材采用無觸點式配送。
同時,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派出督導組,分赴11個地市開展督察指導,并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檢查力度,對學校食堂購進的食品和原料,嚴格檢查是否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對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或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將依照食品安全法嚴厲予以查處。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特別要求,學校食堂不得提供剩飯剩菜,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野菜、野生蘑菇等高風險食品。(高瑞峰)
上一篇:需求逐漸釋放 消費市場回暖
下一篇:寧夏整治農批市場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