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11:36 瀏覽量:2174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為規范現代奶牛場的定級和評價工作,按照《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要求,根據《中國奶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規定,經有關專家評審和團體標準工作領導小組審批通過,由中國奶業協會、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單位起草的《現代奶業評價 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日前發布,并自2020年8月1日起實施。
該團體標準以實現現代化養殖、保障動物福利、有效控制生鮮乳質量為目的,適用于存欄規模在100頭以上中國規模化的奶牛場。標準中規定了奶牛場的評價要求、定級和評分計算方法,用英文大寫字母S、A、B、C表示奶牛場的現代化養殖水平等級,通過戰略潛力與績效表現兩個維度對牧場進行綜合評定。現代奶牛場以布局合理化、養殖規模化、管理智能化、發展持續化、生產標準化、品種良種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為主要特征。其中,布局合理化、養殖規模化、管理智能化、發展持續化統稱為奶牛場的戰略潛力,生產標準化、品種良種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統稱為奶牛場的績效表現。現代奶牛場的建筑、附屬設施設備、經營項目和運行管理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安全、消防、衛生防疫、環境保護、勞動合同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與要求。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奶業振興發展的重要文件,奶業扶持資金逐年增加,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我國奶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規模化奶牛場建設速度加快,規模化養殖比例迅速提高,由2008年的16.5%提高到2018年的61.4%。產業結構發生質的變化,規模奶牛場已經成為我國商品化生鮮乳生產的主體力量,奶牛單產由4.6噸提高到了7.4噸,部分牧場奶牛單產可達8—9噸,達到了奶業發達國家水平。我國奶牛養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促進了生鮮乳和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營養和衛生指標已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我國奶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據相關機構預測,未來我國對牛奶需求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5%—3%,牛奶產量增長率可以達到2%,到2023年乳制品的總供給量(折合原奶)將達到5300萬噸。此次團體標準的發布將對促進我國奶牛場的規范化、奶牛養殖從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升奶牛現代化養殖水平、助推奶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