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乳飲 > 正文

白奶提價 新一輪原奶上漲周期開啟?

2021-01-11 10:26   瀏覽量:1916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日,乳業股突掀“漲停潮”,原因或在于行業龍頭帶頭對“基礎白奶”進行提價。國盛證券研報顯示,蒙牛于去年12月底開始對旗下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約4%—5%。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

  公開數據顯示,上游原奶價格自2018年秋季開始進入上漲通道,2019年平均漲幅為5.4%。受疫情影響,2020年下半年價格重回上漲趨勢,年底同比漲幅擴大至9.1%。機構人士預計,上游產能擴張較慢,2021年原奶供不應求局面更加凸顯,本輪原奶價格上漲持續時間、周期高點有望超市場預期,行業性整體提價預期也將逐步增強。華西證券表示,原奶價格加速上漲趨勢下,下游乳制品提價預期增強并逐步兌現,預計2021年乳企費用投入會更趨保守,競爭格局改善,利潤彈性有望顯現。太平洋證券認為,在需求和成本上下游兩端的共同作用下,乳制品的銷售環境有望優化,促銷重歸理性,價格恢復到較好的位置,盈利能力改善,2021年乳業有望迎來全面性高景氣發展。

  意料之中的提價

  來自全球乳制品貿易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全球乳制品拍賣價格指數上漲3.9%,平均中標價每噸3420美元。其中,無水乳脂價格4604美元,上漲5.5%;脫脂奶粉價格3044美元,上漲4.1%,全脂奶粉價格3306美元,上漲3.1%。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4日,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宣布將牧場原奶收購價格從每公斤乳固體6.30新西蘭元上調至6.70—7.30新西蘭元。據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透露,“中國買家的購買需求強勁,特別是他們對全脂奶粉的需求,是推動原奶收購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太平洋證券表示,疫情影響導致2020年上半年原奶和乳制品需求產生錯配,生鮮乳價格呈現震蕩向上的趨勢。下半年開始,因為白奶類產品需求增加、酸奶和乳飲料產品需求逐步恢復,生鮮乳呈現持續供不應求、價格漲幅超預期。生鮮乳價格已經從2020年7月初的每公斤3.59元上漲至12月初的每公斤4.09元,漲幅13.93%。結合下游乳制品的品類趨勢以及上游奶牛存欄、補欄的情況來看,太平洋證券認為,本輪生鮮乳的價格上漲,動因主要是下游需求驅動,目前白奶類產品需求增加的趨勢還在強化;此外,受疫情影響,海外引種補欄的難度增加,并且牛只的引進成本上漲幅度巨大,上游擴產的周期及節奏受影響。

  上海睿農咨詢高級合伙人趙恒認為,提價是意料之中的事。一方面,年底是乳品銷售的傳統旺季;另一方面,疫情后,牛奶的消費人群規模得到較大增長。與此同時,過去幾年國內奶牛存量逐年下滑,在2019年達到最低點,原奶供給處于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

  有機構認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具有剛需特征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

  《2020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作為乳制品消費大國,2019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3297.6萬噸,居世界第四位,奶類產量和乳制品產量均實現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國產乳制品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近年來也在快速提升。

  政策層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方案從三方面部署13條重點任務深入推進奶業振興工作,提升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將進入政策的“深入推進階段”。鼓勵使用生鮮乳,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生產新產品,鼓勵企業使用生鮮乳生產乳制品,強化奶酪、黃油等干乳制品研發等政策或增加原奶供需缺口,推升奶價(或奶價預期)上漲。

  對于奶價上漲的影響,國泰君安指出,目前上游牧業龍頭正處于集中度提升的收獲期,直接受益于奶價上漲的同時,預計還將通過降本增效、產量提升、外延式拓展等路徑增厚利潤,利潤率將顯著改善;下游乳制品龍頭則處于暫時的戰略分化期,奶價上漲促進了常溫液態奶競爭格局的改善,預計乳制品龍頭經營利潤率水平將穩步提升。

  行業普漲尚未來臨

  在巨頭領漲的背景下,是否會引發蝴蝶效應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此次提價不會對行業產生太大的影響,僅僅是個別企業經營管理上的需求而已,提價能堅持多久仍是未知數,一旦達到目的,價格很快就會調整過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年終及春節前還會采取一些降價促銷等清倉去庫存的處理手段,提價一般均不考慮。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雙循環背景下,乳制品企業需要提升隨機應變的能力。當中低端市場消費需求出現分化的時候,企業應該先占據專業的細分市場,減少競爭壓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收益率。

  趙恒認為,2021年行業洗牌將加速,一些缺少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會被淘汰,馬太效應明顯。中小企業應該進一步圍繞本地、新鮮等方向下功夫,核心在于做好一二三產業的一體化運作,要把從養牛、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來運作,并開放牧場工廠參觀,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而對于君樂寶、燕塘、三元、新希望等區域乳企來說,由于產品結構不同,其巴氏產品的原奶收購價本來就較市場均價高,在原奶價格普遍上漲情況下受到的影響相對小一些。此外,原奶成本在奶粉整體成本的占比不高。目前,包括飛鶴、君樂寶等用國內奶源的奶粉企業尚未宣布漲價。

  “提價對于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不提價壓力大,但國內乳品市場競爭激烈,別說提價了,單是別人有促銷你沒促銷,銷量馬上下去,所以對于價格不僅是消費者敏感,廠商更是敏感,就算漲價一般都是低調進行。”某華南乳企負責人說。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目前疫情對國外奶牛養殖、乳品生產都沒有帶來很大影響。宋亮估計,國外供應量還在增長,而且國內原奶價格的上漲很大程度與飼料價格相關。“只要龍頭企業漲價的話,其余企業也有可能會借機漲價,至于終端要不要漲,就要看各家的市場情況了。”宋亮說。(王金臣  綜合整理)

分享到:

上一篇:中消協:加強網絡消費領域算法規制
下一篇:政策持續發力 消費潛力釋放 有暖意有新意 餐飲市場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