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農牧 > 正文

一家老店和一位老人近半個世紀的堅守

2021-01-25 15:38   瀏覽量:29399     來源:農民日報

  在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省平順縣,有一個被外人稱為“世外桃源”的古村落——岳家寨。石頭壘砌的民居渲染著村莊的古樸恬靜。村子一角坐落著3間民房,這是一家供銷老店,供應著村民的生活物資。

  走進老店,76歲的老人岳晚增正撥弄著算盤,核對貨物。陳舊的貨架、墻壁上已經泛黃的上世紀70年代的報紙,鉤沉出老人和這個店的厚重歷史。

  上世紀70年代初還是計劃經濟時期,為方便村民生活,人口密集一點的村莊都設有分銷店,小一點的村子則設有代購代銷店,簡稱“雙代店”。岳家寨村因為偏遠,人口稀少,供銷社在1974年設置了“雙代店”。

  那時,20歲出頭的岳晚增是岳家寨村唯一一個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村民,為人忠厚又能吃苦,經村民推薦、大隊審核、供銷合作社批準,成為村里的“雙代員”,工作就是挑著貨郎擔子走家串戶,收購農副土特產品,交到供銷合作社,然后從供銷合作社采購回村民需要的生活用品。

  “剛開始沒有場地,就在自己家里隔出一塊地,一邊擺上日用品,一邊堆放農產品。1975年,大隊在村邊蓋起了3間石板房,‘雙代店’有了正規場地。”岳晚增說。

  挑出去的是村民們積攢下的土雞蛋和各種山貨,挑回來的是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鍋碗瓢盆。在岳晚增看來,看似普通的籮筐,卻是全村人的期盼,需要格外小心,不能把雞蛋打碎一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這里生出了“卸甲樓”、晉豫古道“西梯”、“桃源古道”等悅人的景致,也讓村民們不得不手腳攀爬才能走出去。

  “每隔三天就要去石城鎮跑一趟,來回要挑三四十公斤重的貨物,翻山越嶺十幾公里的山路,往返至少八九個小時。”岳晚增說,“在那個年代,‘雙代員’是不拿工資的,和農民一樣掙工分。”

  2010年,村村通工程“太行天路”開通后,汽車第一次開進岳家寨,走出去變方便了,進來的游客多了,“雙代店”的商品越來越豐富,村民們種的小米、花椒、核桃、木耳、中藥材等農產品就地得以銷售。

  隨著村民外遷,“雙代店”完成了歷史使命,大都被撤銷。2005年,年已六旬的岳晚增到了退休年齡。供銷合作社考慮,老人退休后就撤銷村里的小店。但岳晚增很執拗:“村里老人怎么辦?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就交擔子。若沒人接替我,就接著干。”就這樣退休不退崗,他一干就是近半個世紀。

  讓老人堅守的還有另一個理由。2010年,當地發展鄉村旅游,岳家寨有資源特色,吸引著年輕人返回村莊發展,并辦起了民宿和農家樂,村莊的人氣回來了。村莊和老店的價值被喚醒。

  店里貨架上的暖水瓶、搪瓷缸、綠軍鞋、手套、手電筒等老物件,村民用荊條編織的花籃、漏斗、背簍等農業用具,村里流傳下來的傳統八音會、旱船、紡織、磨豆腐等民俗……這些文化遺產記錄了岳家寨的歷史,承載著岳晚增和村民們的生活記憶。

  “游客領略古村落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歷史文化。”岳晚增說。如今,“雙代店”多了一重“博物館”的身份,老人守著老店成為來往游客的義務講解員,肩負起保護岳家寨文化遺產的責任。

分享到:

上一篇:河北滄州:新技術促青貯玉米增效顯著
下一篇:吉林舒蘭:讓鄉村看得見法治元素、聽得見法治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