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09:01 瀏覽量:15122 來源:中國食品網
眾興菌業告吹,吉宏股份折戟,兩家業外資本的跨界收購案相繼“退縮”止步之后,被業界關注的“炒作者脫身,醬酒熱退燒”事件,或給未來的醬酒發展帶來思考。
業內人士認為,從“圍獵”到“離場”,資本對醬香酒的熱度似乎已“退燒”。
終止收購背后,資本尷尬什么?
10月19日晚間,有意收購古窖酒業的吉宏股份發布公告稱,因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等原因,現公司決定終止收購貴州釣臺貢不低于70%的股權,交易雙方就終止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意見。
今年6月,吉宏股份與自然人蔡啟俊、自然人王安簽署《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擬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受讓股權、增資等方式收購貴州釣臺貢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釣臺貢”)不低于70%的股權,進而持有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古窖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窖酒業”)資產。
此事一宣布,引起業內關注。業內人士直言,收購只有24口窖池這樣產能就像個笑話, 1993年才成立、年產優質醬香基酒180余噸的吉窖酒業就是一個小的殼資源,如果規模化生產銷售,以古窖酒業的現有產能很難支撐。
事實上,吉宏股份此次收購并不被市場看好,原因之一在于古窖酒業規模非常小。
資料顯示,古窖酒業2020年末資產總額8752.09萬元,負債總額8600.14萬元,凈資產僅為151.95萬元,2020年僅實現銷售總額 138.48 萬元,實現凈利潤-177.72 萬元。顯然,處于虧損狀態的古窖酒業算不上好標的。
細查注意到,今年1月29日,釣臺貢酒業通過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競拍,以1.54億元的交易價格取得掛牌轉讓古窖酒業100%股權,并于2月2日與古窖酒業原股東—四川省國資委控股企業四川富潤志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富潤財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產權交易合同》,除支付上述競拍價格外,釣臺貢酒業尚需代古窖酒業一次性償還四川富潤企業重組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全部債權本息總額2076.52萬元,釣臺貢酒業于2月4日支付受讓古窖酒業股權的全部交易對價共計1.75億元。因此,相較于古窖酒業2020年末凈資產溢價率高達114 倍。
就此事,吉宏股份收到深交所下達的問詢函,要求吉宏股份說明在古窖酒業資產業績虧損、收入規模小、資產負債率高企情況下,高溢價收購標的資產的原因及必要性。
資料顯示,吉宏股份位于廈門,公司主要業務為互聯網To B端(精準營銷廣告)和To C端(精準營銷跨境電商),以及線下為客戶提供全案包裝設計及營銷服務。2016年上市后,通過新設廈門市吉客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吉鏈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等公司切入互聯網行業與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
2021年中報顯示,吉宏股份分上半年實現營收24.91億元,同比增長29.97%,實現歸母凈利潤1.82億元,同比下滑29.66%,其業績表現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到海外疫情持續時間較長,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等因素影響。
同樣,10月15日晚,眾興菌業也稱“因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等原因”,公司決定終止收購圣窖酒業100%的股權。眾興菌業在公告中指出,2021年8月25日公司決定終止本次收購,隨即公司與交易對方就終止涉及的相關事項進行了多次溝通協商,爭取取得對方的同意。最終經多次反復友好協商,目前雙方就終止相關事項達成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眾興菌興與圣窖酒業的收購事項于8月25日就已終止,然而正式終止公告在10月15日晚才披露,這也令人質疑眾興菌業信披違規。
資料顯示,眾興菌業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是一家從事食用菌研發、工廠化培植與銷售的現代農業企業,主要產品為金針菇、雙孢菇、鹿茸菇。從2017年至2019年,眾興菌業的歸母凈利潤連續下滑,這三年分別下滑了10.24%、21.32%、38.89%。這足以說明,眾興菌業主業經營不善。
2021年上半年,眾興菌業歸母凈利潤為0.13億元,同比下降了77.69%;扣非凈利潤為-0.15億元,已是虧損狀態,下滑幅度達141.73%。從前三季度來看更不容樂觀,其凈利潤預計虧損4500萬至5500萬元,而第三季度預計虧損5753.15萬至6753.15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眾興菌業與吉宏股份一度對醬酒抱有幻想,在資本市場上嘗到了“沾酒就漲”的滋味,同樣這兩家公司的股價分貝已跌超50%、近50%。
茅臺鎮“大洗牌”,醬酒熱退燒?
同樣在6月宣布,為何在短短四個月內,這兩家企業的醬酒“夢碎”?
首先,眾興菌業與吉宏股份都屬于業外資本,眾興菌業是一家專業從事食用菌生產和銷售的現代農業企業,吉宏股份主要從事互聯網行業與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與酒業并不能起到協同作用。其次,被收購酒企的體量規模都不大。吉宏股份擬收購的古窖酒業僅有24口窖坑,而被眾興菌業看中的圣窖酒業在2018年-2020年前8個月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79.48萬元、810.03萬元和1014.8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兩家跨界玩家或看中了醬酒的熱度“染醬”才提出跨界收購案。
無論是玩區塊鏈的吉宏股份,還是賣金針菇的眾興菌業,似乎都在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資本不斷涌入茅臺鎮,上市公司尤為受關注。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8月2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召開一場與白酒市場監管有關的座談會,其主題就是資本圍獵白酒的問題,座談會的目的是維護白酒市場秩序。當時這場會議除五糧液、洋河、水井坊、酒鬼酒等上市酒企外,吉宏股份也參與了會議。
業內指出,這場會議是監管部門對于資本無序進入醬酒現象的摸底調查,給資本過分炒作降火。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在仁懷市領導干部包保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暨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動員大會上提到,要通過“兼并重組、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對白酒產業來一場“瘦身革命”。顯然,仁懷市正在整治生態環保污染的違法違規問題,以及白酒行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小散弱”現象。
9月初,《仁懷市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送審稿)》其中提到,從2021年起,通過三年努力綜合治理白酒生產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白酒生產企業總數明顯下降。
“白酒行業并不是一個快進快出的產業,這一領域不能過度資本化,還是要回歸企業經營。”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認為,吉宏股份擬收購古窖酒業,很可能就是在蹭概念。一方面監管對于酒業過度資本化從宏觀層面進行調控,其次,醬酒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進入了相對平緩的發展期間,投資收益率回落,這或許是上述企業退出的重要原因。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相對于產業并購,跨界并購的難度更大。首先是并購不熟悉領域里的資產,對于價值判斷不一定特別準。同時在整合上要依賴于原有的管理團隊,整合的難度要更大,這或許也是吉宏股份此次收購不被看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