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11:04 瀏覽量:27884 來源:中國食品報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健康消費、品質消費意識的提升,營養價值更高的牛肉成為很多家庭的日常消費。天貓新品創新中心聯合多家權威機構發布的《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顯示,近年來,國內牛肉消費量快速上升,環比增速達11%。而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和美國相比還有4倍以上的差距,這也意味著,國內牛肉消費市場有著充滿想象的增長空間。在線上各類牛肉產品中,牛排銷量遙遙領先。2021年1—11月,線上國產牛排消費增速持續上漲,增速同比增長7倍。在一波又一波囤貨潮后,牛排有望成為冰箱常駐客之一。
國產牛排迎來發展良機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牛肉的價格算不上親民,一塊優質牛排的價格足以勸退相當一部分人。餐廳里的牛排動輒上百元,數百元的也不在少數,大型商超里的一塊冷凍牛排通常也都在40元以上,高昂的飼養成本和增長的市場需求決定了牛肉的價格不可能太低。2019年年末,全國去骨牛肉的批發價格一度超過每千克80元。但如今,中國消費者對牛排的認知已經扭轉,國內對于牛肉的消費需求日漸上升,進口量越來越大。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之前的10年間,我國牛肉進口量大幅上升,由2009年的1.45萬噸增至2019年的166萬噸,增長超過百倍。
速凍牛排的出現進一步降低了牛肉的烹飪門檻,新生代的健身愛好者成為牛排消費的一支主力軍。北京的一位健身教練表示,自己是牛排的狂熱愛好者,每頓可以吃4塊牛排。對于他來說,牛排美味、增肌、飽腹感強,而且煎牛排非常簡單,不會占據太多下班后的時間。
整齊且扁平的形狀、超長的保質期讓冷凍牛排適合收納囤積,健康營養、方便烹飪和飽腹感強等特點也讓其成為日常主食佳選。加之電商的助力和國產品牌的崛起,牛排的價格越賣越低,再也不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奢侈西餐。
此前,牛排市場一度是進口牛肉的天下。然而,受疫情影響,2020年牛肉進口量增速放緩,國產牛肉產量進一步上升。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牛肉自給率將提升至85%左右。
統計顯示,2021年1—11月,線上國產牛排消費增速持續上漲,增速同比增長7倍;從區域對比來看,國產牛排在增速上明顯高于其他核心產區,逐步成長起來的“國牛”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認為,相對于國外品牌,近年來國產牛排的增長勢頭更快,說明國產牛排的品質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國產牛排迎來發展良機。
通過在各大社交平臺高密度投放廣告,成立不過短短數年的大希地迅速積累了一大批消費者,淘寶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達到217萬,最暢銷的一款整切牛排每月售出超5萬箱。
幾乎同一時間轉戰電商的小牛凱西同樣戰績亮眼,其產品在綜藝節目中頻頻亮相,甚至在李佳琦直播間創造了2分鐘賣出上萬份的成績。小牛凱西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后其成交額以每年150%的速度增長,疫情后更是迎來暴發,2020年2—9月的月均增速達到39%,11月單月成交額超過2019年全年。2021年,小牛凱西完成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并開始發力線下渠道,與全國各大連鎖商場合作,計劃覆蓋超過3000個線下網點。
乳業品牌“認養一頭牛”也宣布成立肉牛事業部跨界牛排市場,相關產品最早將在2022年6月亮相。2021年,認養一頭牛在吉林省榆樹市落地首個肉牛產業園,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5年規劃建設,計劃打造覆蓋肉牛養殖、飼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等全產業鏈條。
《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分析,近年來,線上牛排市場交易量和成交客單價整體平穩。數據顯示,2021年線上牛排較2019年在成交金額和客單價上都出現了上漲,未來非常有可能誕生出一個近萬億元的線上消費市場;而從近一年里牛排消費市場的成交情況來看,中高端品牌主導市場變化、每月銷售穩步發展的趨勢清晰可見。
原切牛排成市場主流
作為舶來品,目前市場對牛排品類的分類有原切牛排、整切牛排、合成牛排3種。中國的牛排消費興起之初,市場上出現了很多10元以下一片的牛排,這些產品很多都是通過碎肉拼接、注水調理而成的合成牛排,品質很難得到保證。但是,因為合成牛排價格低廉,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一度成為很多家庭牛排消費的主流產品。隨著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健康消費、品質消費意識的提升,品質更好、價格更高的原切牛排一步步占領了更大的市場。
《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指出,2017年,原切牛排在天貓全平臺的總體占比僅為個位數;而近3年來,線上原切牛排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4.5成提升至2021年的5.5成,不斷壓縮整切及合成牛排的市場,原切牛排的商品數也達到整切牛排的2.3倍。盡管原切牛排的價格高于其他類型的牛排,但是以品質取勝的原切牛排因為解決了線下購買渠道有限等消費痛點,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整切牛排消費者開始購買原切產品,原切品牌如果抓住這波消費趨勢,帶來更高標準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也會將品牌帶入發展的高速通道。未來,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原切牛排的市場份額預計還會進一步的提升。《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指出,目前原切牛排的銷售額在一二線城市及高消費力購買者中,占比已經高于整切牛排的銷售額。
新消費趨勢的出現也必然會帶來牛排消費市場結構化升級。數據顯示,僅占原切市場4成銷量的單價188元以上原切牛排產品貢獻了6成的銷售額,而整切7成的銷售額由銷量8成的0—158元產品貢獻。《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認為,原切比整切價格升級更明顯,UV單客價值提升。
《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在對比了國內牛排市場供給端商品關鍵詞與需求端消費者搜索詞后發現,在供給端,國內牛排市場“言必稱產地”,產地標識已經成為產品供給時的主要標記之一;在需求端,消費者在消費時則精準到牛肉的具體部位,這也說明國內牛排消費市場的需求更多元化和精準化。
此外,伴隨著消費升級,高消費人群對牛排消費熱情不減。牛排的主要購買人群為一二三線城市的25—39歲媽媽白領中產。她們擁有高收入和高購買力,消費觀念相對前衛,消費潛力巨大。數據顯示,媽媽白領中產消費者們推動了線上原切牛排市場的迅速增長。
不過,牛排在中國市場的普及和發展還處在行業初期,無論原切還是整切,都未形成規范的行業標準。而中國消費者對牛排的認知較淺,導致國內牛排市場魚龍混雜,產品以次充好的現象層出不窮。
對此,《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分析認為,一是高消費人群對自身高品質和精致生活的追求將會進一步推動牛肉品質提升和市場消費升級,線上牛肉市場以牛排為核心向生冷鮮牛肉、牛肉卷等多類型牛肉產品發展。二是原切牛排逐步替代整切牛排成為市場主流,冷鮮牛肉快速興起帶動更健康消費發展,助力市場結構化升級和UV單客價值提升。品牌應當從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轉變中抓住品質升級的核心,進一步實現整體市場價格升級。三是從消費者需求本身出發,品牌應當開發出高度匹配特定場景的牛排產品。突出產品差異化,抓準具有未來前景的細分市場,會進一步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關注和滿意度。比如品牌可以抓住因疫情而再現的自炊DIY風潮,開發一些烹煮方便、易于保存、口味豐富的調味牛排產品;對懶人牛排口味的提升將會是此品類的下一個增長點。
(韓松妍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