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09:41 瀏覽量:19826 來源:中國食品報
山水彝鄉,秀美馬邊。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地處西南烏蒙山區和大小涼山彝區結合地帶,獨特的地理區位、地質地貌,多樣性的氣候,為馬邊縣多樣化的特色農產品提供了獨特的生長環境和條件。目前,獼猴桃、茶葉、竹筍等農特產品已形成規模,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馬邊彝族自治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這里不僅有中央、省級部門(單位)定點幫扶,還有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西部協作和四川省峨眉山市對口幫扶,多支力量匯聚于此,助力馬邊加快發展。
馬邊縣近年來始終圍繞“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的總體思路,一手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一手抓鄉村全面振興,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主要以生態農業為特色主導產業,在東西部協作幫扶下,積極發展規?;藴驶?、現代化產業基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使廣大彝族群眾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和諧。
“黨委將‘思想共學、工作共謀、項目共建、資源共享、隊伍共管、經驗共推’的理念貫穿幫扶工作始終,積極探索隊伍整合的有益經驗,發揮資源合力的乘數效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縣委副書記、援馬工作黨委書記陳猛明確了黨委工作的發展思路。
加快助力特色產業新發展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條件,孕育了馬邊縣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馬邊縣部分地區海拔、氣候、日照和土壤較適宜種植獼猴桃。為推動獼猴桃產業發展,幫助農民增收,近年來,馬邊縣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產業,主要引進陽光金果、東紅、紅陽和馬邊紅心獼猴桃等優質獼猴桃品種。目前馬邊縣獼猴桃種植面積超萬畝,掛果面積8000多畝,今年預計產量6000多噸,預計產值7000多萬元。
走訪馬邊縣煙峰寨
為確保產品源頭安全,各合作社始終堅持純綠色無公害管理模式,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種植,種出來的獼猴桃干物質和糖度在20%左右,出產的獼猴桃鮮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幾年,馬邊獼猴桃在北京、廣東、重慶、紹興、成都等省市展銷評價很高,并得到行業專家肯定,馬邊獼猴桃已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綠色食品”稱號;榮丁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樂山市現代農業園區。
除了獼猴桃產業,茶產業也已成為馬邊縣農業支柱產業。全縣建成生態茶園23萬畝(投產18.5萬畝),14個鄉鎮均有分布,其中勞動、民建、荍壩、蘇壩等鄉鎮成為茶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區域,千畝以上茶葉村達50個,茶樹品種以馬邊綠1號、福鼎大白、名山131、福選9號、川茶群體種為主,馬邊綠1號、彝黃1號為馬邊近年來自主選育的優良品種,已在全縣廣泛推廣種植。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條件,孕育了馬邊茶“芽肥葉厚勻成朵、湯清色綠回味甘、香高持久耐沖泡”的天然特質。馬邊縣先后獲得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產茶重點縣、中國彝茶之鄉等稱號,通過有機認證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證的茶園面積分別為4493畝、12.8萬畝,其中四川森林茶業有限公司、馬邊金星茶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先后獲得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認證。“馬邊綠茶”獲區域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2022年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達22.1億元。2022年馬邊茶葉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馬邊有149萬畝竹林,是四川竹產業40個主產縣之一,其中筍用竹達89萬畝,主要分布在1800—3500米原始森林地帶。轄區遠離城市和化工園區,有大山阻隔,是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與川西所產之竹不同,馬邊的竹子堅實茂盛,所生竹筍肉質較厚,心細如管。近年來,馬邊注重竹筍產業發展,依托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工程項目,推廣“三品一標”,大力培育本土優質三月筍、八月筍等,著力打造竹筍產業園區、基地,目前已建成2個省級竹筍產業基地。全縣的竹筍產量約7000噸,產值約1.78億元,竹筍產業已成為馬邊林業推動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獼猴桃
馬邊青梅目前種植面積5萬多畝,年產量近萬噸,初加工產品為主,產業鏈條短、產品效益低。如何破解這個問題一直是擺在全縣的難題。峨眉山市對口幫扶馬邊工作隊攜手越城區東西部協作駐馬邊工作隊,引進峨眉山市峨眉仙酒業有限公司,借助企業成熟技術和良好銷售渠道,依托現有東西協作閑置廠房,投資1000萬元建設青梅果酒釀造廠,有效解決了此難題。該項目建成后,將年消化青梅3000噸,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帶動就業30余人。該項目已成為峨眉山市、越城區與馬邊縣“三地聯動”成功攜手共建的又一典范。除了上述支柱產業,馬邊烏梅、火燒洋芋、豐水梨等產業亦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推進提升特色農業效能
馬邊經濟貿易的飛躍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目的的組織。
馬邊獼猴桃協會會長、合作社負責人羅斯貴介紹,馬邊彝族自治縣石丈空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在馬邊縣荍壩鎮石丈空村建設300余畝精品獼猴桃基地。生產上采用技術統訓、物資統供、產品統收、運用水肥一體栽培技術、分級包裝的經營管理。合作社現有社員100余人,先后有珍珠橋村、石丈空村和建設鄉灣兒溝村共計200余戶脫貧戶參與入股。
馬邊馬猴部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太全介紹,2020年公司成立,通過規模流轉,“馬猴部落”園區面積達1000余畝土地,建成了海拔、光照、土質都非常適合的獼猴桃產業示范基地,同步配套建設種植循環示范場、冷鏈倉儲和果品深加工設施。園區就近吸收人員就業務工。
“馬猴部落”園區按照“一心一帶十區”功能規劃,將建設旅游配套項目,打造集獼猴桃優質高產培育、種苗引進繁育、農業觀光、生態旅游和農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園區,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戶脫貧增收利益精準鏈接的農旅融合示范點,在“馬猴部落”園區的示范帶動下,500多戶村民即將走上文旅農商融合發展的致富之路。
依托獨特的竹筍資源,馬邊積極推動竹筍產業發展。馬邊華興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是馬邊縣一家主營竹筍加工銷售的企業,于2003年成立,2007年注冊了“大風頂”商標,以生產加工清水竹筍及其他農副土特產品為主營,2015年申請有機認證面積12萬畝,原料采集6000噸,年加工清水筍2800噸,生產有機清水竹筍產品。公司曾獲2014年度馬邊彝族自治縣農業產業化先進龍頭企業、樂山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是樂山市科技型企業,公司擁有“筍衣脫衣機”“竹筍精洗機”2項科技發明,獲馬邊縣2017年度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
華興貿易公司2021年購買青筍鮮筍1500噸,價值1440萬元,幫助群眾銷售農特產品350噸,銷售額339.5萬元。全年用工超過3000人次,間接帶動超過7000名群眾增收,實現了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
紹興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水梫幾乎每天都在四處奔波協調服務地方發展。掛職馬邊縣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已一年的沈水梫對記者說,肩上擔負了一份責任與使命,面對彝族群眾的期望,我們要把東部的資源、資金、人才、科技引入并落地馬邊,推進馬邊加快發展。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棋局”中,馬邊縣的脫貧經驗證明:作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走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發展是必由之路;在特色農產品上突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強”是制勝之道;以產業優勢集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關鍵之舉。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產業振興是基礎,堅持生態農業發展是大希望。(本報記者 黃 照)
《中國食品報》(2022年08月11日08版)